現在上果嶺後幾乎都是桿娣指哪打哪,但也想學學自己判讀果嶺。
目前除了上下坡外,只會拎著球桿對準球和洞來大概判斷傾斜程度,再來就是看洞杯邊緣高低,因為球只會由高往底進洞。
現在都是自己先判斷推桿方向,然後再和桿娣所指的印證一下,目前推左推右大約有八成是和桿娣報的相符,但路徑抓大抓小就不到五成了,大概只有洞線、洞內這種小程度的偏移能抓得到,其他的往往誤差一個洞以上……
常聽到別人說什麼轉折點之類的,更是完全一點頭緒也沒有。
不知道是否有一些簡單判讀果嶺的通則或技巧?
有上網GOOGLE過,這類的教學大多是要注意距離、坡度、順逆草等等。但坡度要怎麼抓,確少有較深入的教學。
還煩請大大們能不吝賜教
謝謝!
1. 不要急著上果嶺,在遠方慢慢靠近的過程就先將果嶺的傾斜做個研判。如此比較不會受果嶺的邊緣影響而誤判(拿球桿當垂直線)。上去後再繞洞一次,相對照。
2. 不可刻意觸摸草紋或滾球。
3. 暗色為逆草,亮色為順草。果嶺邊緣的草也容易看清楚。但是有的球場果嶺的草不會只單一方向(以前的揚昇),所以要注意。
4. 球越接近洞口,草紋影響越大。洞口草紋細看自然明白。
5. 草有向光向水性,下場前先要一份球道簡圖,標出東南方。如果是靠海球場,也要標出靠海方向。
6. 上果嶺後滾得少的草種,是較快速的草(寒帶),坡度要重於草的影響。
7. 比較停不住的是較慢速的草,推桿時要用較大的力道,抓較少的偏移,草的影響會重於坡度。
8. 速度越快(順草或下坡),偏移要抓越大。反之抓越小。
9. 如果要右抓3個洞,那力道就在偏移後的那個點。
10. 早上有露水的草較慢,中午草乾後會較快。
11. 下雨天如有看到些微積水的亮光,用力直打就好,可忽略草紋。
12. 職業球手比賽時,通常球場會提供一份整個球道的詳細圖。
以上只是業餘者個人的體驗,當聊天吧。(果嶺的研判是職業者的強項,也是與業餘最大的差異點)
happywork01 wrote:
6.上果嶺後滾得少的草種,是較快速的草(寒帶),坡度要重於草的影響。
7.比較停不住的是較慢速的草,推桿時要用較大的力道,抓較少的偏移,草的影響會重於坡度。
這兩點有寫反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