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與橫線之間的摩擦力》

摩擦力對於球的旋轉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卻和我們一般人所認知的觀念不同,在過去傳統的觀念理,大家都認為網球線粗糙的表面可以更加咬球增加球的旋轉,並且認為直線與橫線之間的滑動要最小才可以更加地咬球,所以要將球的旋轉最大化,必須使用堅硬的線床,也就是球與線之間摩擦力大的網球線和直線與橫線之間摩擦力大的網球線。

但在 tennis warehouse 實驗後已證明上述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在堅硬的線床,表面粗糙與表面光滑的網球線在各個角度擊球時對於網球的摩擦力幾乎都是相同,另外也證明直線與橫線之間摩擦力要小,因為當直線擊中球後側向滑動回原來的位置時所產生的扭力可以增加球的上旋。

以下三個圖表是各個線材之間的磨擦力係數

1.摩擦力係數越低代表更能增加球的旋轉。
2.直線Natural Gut 配上橫線 Poly與直線 Poly配上橫線Natural Gut 的摩擦力係數的差異竟是如此的不同。
3.子母線可以亂配嗎?
4.摩擦力係數越高是否意味著球線越容易斷?
( 資料來源:Tennis Warehouse )

本文章亦發表於FB "網球拍線床硬度、網球線、網球拍交流分享"






《直線與橫線之間的摩擦力》
《直線與橫線之間的摩擦力》
《直線與橫線之間的摩擦力》
網球癌
2015-04-27 18:36 發佈
Main: Gut + Cross: Gut 就我的經驗的確是比
Main: Gut + cross: RPM 快斷線,
直線羊腸線在強烈spin後位移的話, 必須用手指將他喬回去, 若橫線也是羊腸線
可以感受到線之間的摩擦(損)
此時若橫線是polyester系列, 將直線歸位時會感覺很滑順

兩者spin 程度差異的話我自己的感受是不那麼明顯,
舒適度的話 main Gut + cross Gut 自然是超棒


orionlee wrote:
Main: Gut ...(恕刪)


雖然看不懂, 還是先筆記起來。
回2F LEE兄

1.感受不到spin 的差異?

我的看法是球拍的線床密度、球線之間的摩擦力對於spin 都只是輔助作用
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打法

2.我沒有打過 Natural Gut + Natural Gut
依照圖片中的說明,Natural Gut + Natural Gut 是比 Natural Gut + Poly 更容易走線
依你實際的經驗是否如此?
會不會剛穿好的拍子,一打就走線? 走線嚴重嗎?

謝謝
網球癌

i-tennis wrote:
回2F LEE兄1...(恕刪)



1. 我的看法也是, 打法是球夠不夠spin的主要因素

2. 我的經驗的確是 Gut(M) + Poly(X)組合, 線之間的磨擦力比
Gut(M) + Gut(X)組合來的小

關於直線走線,即使是 Gut + Gut, 剛開始也還不明顯,由於Gut外層保護膜還在
摩擦力相對小, 直線位移量不易累積容易歸位,
隨著使用時間增加磨損增加,摩擦力也增大而直線位移量越易累積
至於Gut(M)+Poly(X), 摩擦力小, 直線容易滑回原位, 不易累積位移
以上是自己的使用經驗及觀察


謝謝李兄經驗分享
i-tennis wrote:
摩擦力對於球的旋轉...(恕刪)
網球癌
如果排開打法的因素,除了線的種類之外,Wilson推出的Spin effect technology也發現,較少的橫向拉線配置比傳統的拉線配置,能夠多出200rpm的旋轉量,也找來錦織圭做新球拍的測試:

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205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