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ERT300 量測線床硬度實例》

ERT300 是量測線床硬度的工具,量測值的單位是 DT。

DT (dynamic tension): DT is ball power in kilo pound(kp) required to depress the string bed 1cm at the sweet spot(ball impact).

這是模擬來球在擊中線床甜區時,使線床甜區下壓 1cm 需要多少的 kp;DT 越高代表線床硬度越高,也就是穿線時設定的磅數較高。

線床硬度較高可以提供更多的控制,線床硬度較低可以提供更多的力量。

ERT300 並提供 DT相對穿線磅數的參考值。

下圖為量測實例,提供參考~

(下表中綠色是剛穿好線的量測值,DT 37, 相對穿線磅數的參考值 53lbs。 沒有紀錄的日期代表當日沒有使用該球拍)

《ERT300 量測線床硬度實例》
網球癌
2015-04-08 16:03 發佈

i-tennis wrote:
表中綠色是剛穿好線的量測值,DT 37, 相對穿線磅數的參考值 53lbs。 沒有紀錄的日期代表當日沒有使用該球拍)


果然是好物,價值不斐,實在難以下的了手!
新手 多指教
非常感謝分享
i-tennis wrote:
ERT300 是量...(恕刪)
若是有穿線機設備的球友,建議購入ERT300
穿完線後可以驗證穿線的結果

沒有穿線機的球友,擁有此物可以了解線床壓力的變化
比如球拍打到自己覺得手感最適合的時候,此時量測線床壓力,可以找出最適合你的 DT值

另外,球線一但穿完後就會開始掉磅,即使不打球也會掉磅,穿完線後的 2~4小時就會掉2~4 DT,端視球線的延展性而有所不同,之後的掉磅就不會那麼明顯。

此物職業賽事的穿線師都有,就當作多買一支球拍,個人覺得還不錯用!
i-tennis wrote:
ERT300 是量...(恕刪)
網球癌

i-tennis wrote:
ERT300 是量測...(恕刪)


原來網球運動還有這樣的科技面。

以前常常騎單車時,單車的科技討論也是需要做功課,然後才選好單車器材(單車較貴)。

沒想到網球也有科技的層次。



剛開始入門網球,大家談論的都是拍面的拿法(斜斜、或是垂直)、發力的動力練,運動傷害的問題。

比較少人談到球拍、拍線的硬度問題。

一般人都認為,網球都是重技術。

以單車來說,器材確實是有感,騎單車技術面較低(大家都會騎機車),剩下就是體力與裝備,也容易有器材控問題,參加比賽(自我挑戰賽、鐵人二項、三項)除了比體力,也比單車裝備,裝備越好,風阻越小。

對於中高階(NTRP3.5~6.0)的球友,球拍裝備 ( 線床硬度) 也會是重要的一環 ?

不過,初學者應該是不需要注意線床硬度 ?


i-tennis wrote:
若是有穿線機設備的...(恕刪)


我是只有在穿完線之後, 向上輕拍網球去感受手部的回饋, 畢竟自己打的都是固定的磅數
再說, 如果張力不對直接剪掉重穿似乎也說不過去, 還是會硬著頭皮打到斷線為止

不過這東西對職業穿線師來說的確是必備, 尤其要交給職業選手的, 檢查出磅數出槌應該是要
剪掉重穿, 算是出貨檢驗的一環
每位球友對線床硬度了解的需求不同,有些人毫不在意,但相對於重手感職業球手卻是不可馬虎的;職業選手每場比賽都會重新穿 4~6支球拍,如果當日沒用到的球拍,明天的比賽也是剪線重穿。

常聽球友問 "你的拍子穿多少磅?"
如果 90拍面與 100拍面的球拍都穿相同的線、相同的磅數,線床的硬度是會有不一樣的結果;比如 roger federer 使用 90拍面時,穿線磅數約 48/44,現在改用 97拍面,磅數為何要穿到 58? 這就是為了維持這二支球拍能有相近的線床硬度,也就是相近的手感。

還有如果球線掉磅代表著線床硬度下降,也許會導致你花相同的力量擊球,球卻一直打出界,因為較低的線床硬度所打出去球的距離較長,也許會彈到亂噴,控制不住。

網球真是個很有意思的運動,起初只重視球技如何能進步,到了現在連球拍、球線、線床硬度都能引起我的關注。

以上提供參考~
i-tennis wrote:
ERT300 是量...(恕刪)
網球癌
還滿想知道Wilson prostaff 6.0 85 & Wilson RF 97 autograph
同樣用 luxilon tough 57lb 線床硬度 的差別
我以前用85 時磅數都在57, 現在用RF97 也是57磅
當然打出去的球完全不同
還滿好奇
至於手感的話 球拍的硬度也應該考慮進去

我對Federer 的球拍設定的解釋如下
他都用Natural Gut/ALU Power Rough hybrid(Wilson Champions Choice)

當他以前用85&90 都是屬於很棒控球的拍
但是球速不夠 所以他可能利用低磅數來提升球速
但前題是Federer 有過人的準度 (建議沒練過的不要穿48磅以下 可能會失望)

現在他用RF97
這支拍比起90 or 85 已經提供了球速& top spin
所以他以提高磅數來要求準度
當然職業選手正式換拍前做了無數次的測試
線的磅數調整 球拍的平衡 太多了東西了
這些選手用球拍 拍拍手掌就大概知道磅數了

但是我還是不知道 Pete Sampras 如何以打 75磅


i-tennis wrote:
每位球友對線床硬度...(恕刪)

注意他不是拿球拍打到地
再注意他球拍的加重鉛"塊"
不知vanjames大在使用球線的經驗上
有沒有比較過 RPM blast 17號線與ALU power rough
兩者在彈性, 硬度, 及舒適度上的差異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