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比賽,又有教練(恩恩,他真的有教過球)說要小朋友停下來站好再打球,才能集氣發力
個人深不以為然(不懂得用身體協調性在動態的情況下由腳發力建立動力鍊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影片中 W 1:15 1:39 2:10 ; W D 1:30 附近都有跑動中建立動力鍊的打法
W:Wawrinka
D:Djokovic
而Federer 的隨球上網也常看到跑動中建立動力鍊
比賽中,對手會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
所以,練習動態中建立動力鍊,是必要的
不要要求小孩或者學生 "停下來站好再打"
以向右奔跑的正拍擊球而言,練習的方法在,最後第二步的右腳踏地向右蹬出,藉由右腳力道,建立動力鍊,扭轉腰背向及球的方向,帶動手臂揮拍。接下來右腳離地向右跳出,左腳著地(這是左腳的最後一步),右腳再著地(這是右腳的最後一步)。
揮拍的動作,就好像是芭雷舞者以右腳支撐發力,左手與左腳帶動身體轉動並帶動右手揮拍。
四維盃最佳成績前八強
你說他站著會不會發力?
我要提倡的一點是
動態動力鍊不但是正確的擊球而且是必需會必須練習的的
不要一昧阻止動態擊球,反而要把動態擊球視為正常練習的一部分。
另,個人對於"小朋友停下來站好再打球,才能集氣發力"不表認同
因為,站好並不是集氣發力的必要條件
(所謂集氣發力也不是精確描述發力方式)
KCLin0423 wrote:
比賽中,對手會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恕刪)
既然對手的目的是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
那當教練的當然要提醒學生不能讓對手稱心如意, 說什麼也要停下來, 穩定後再發力啊.....以上是開玩笑的
跑動中擊球是比較高階點的動作, 的確是該練習的. 來不及跑到的球想停下來穩定後擊球也是不可能.
跑動中擊球是比較高階點的動作, 打起來帥, 而且少了穩定要的時間空間學生就不用跑那麼快,啟動也可以慢點.
所以小朋友(其實大人也是)學了(跟教練學或自己發展出)又帥又可以跑慢點的跑動中擊球的動作, 常常就會連本來可以停下來穩定後再打的球也偷懶用跑動中擊球.
不教或限制學生跑動中擊球, 可以刺激學生的啟動和跑動必須不斷的進步. 當然最後時機到了(比方說學生啟動跑位都成熟了, 或是家長來罵怎麼不教一點進階的動作), 還是必須教學生跑動中擊球才能往下進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