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網球--移動中建立動力鍊在動態中擊球是必要的練習

今天去看比賽,又有教練(恩恩,他真的有教過球)說要小朋友停下來站好再打球,才能集氣發力
個人深不以為然(不懂得用身體協調性在動態的情況下由腳發力建立動力鍊才會有這樣的說法)


影片中 W 1:15 1:39 2:10 ; W D 1:30 附近都有跑動中建立動力鍊的打法
W:Wawrinka
D:Djokovic
而Federer 的隨球上網也常看到跑動中建立動力鍊

比賽中,對手會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
所以,練習動態中建立動力鍊,是必要的
不要要求小孩或者學生 "停下來站好再打"

以向右奔跑的正拍擊球而言,練習的方法在,最後第二步的右腳踏地向右蹬出,藉由右腳力道,建立動力鍊,扭轉腰背向及球的方向,帶動手臂揮拍。接下來右腳離地向右跳出,左腳著地(這是左腳的最後一步),右腳再著地(這是右腳的最後一步)。

揮拍的動作,就好像是芭雷舞者以右腳支撐發力,左手與左腳帶動身體轉動並帶動右手揮拍。
2015-02-25 13:31 發佈
會不會是小朋友連站好的動力鍊都還不純熟。
基本上如果連站著打都不知道怎樣發力, 那又怎麼在跑動中學會發力或保持身體平橫?



當然比賽中對手會盡量調動你, 但如果對手沒調動你, 你又站穩穩的情況下都都不好那就根本不用談在跑動中追球回擊了
今天B級進入第三輪
四維盃最佳成績前八強
你說他站著會不會發力?

我要提倡的一點是
動態動力鍊不但是正確的擊球而且是必需會必須練習的的
不要一昧阻止動態擊球,反而要把動態擊球視為正常練習的一部分。

另,個人對於"小朋友停下來站好再打球,才能集氣發力"不表認同
因為,站好並不是集氣發力的必要條件
(所謂集氣發力也不是精確描述發力方式)
我覺得最主要是肌耐力跟平衡感的訓練,因為跑動中擊球會重心不穩,所以腳要有力量支撐住對方來的球,基本上把重心壓低蹲低可以增強這類型的擊球(這是我發現的:用青蛙步跟單腳蹲低平衡的訓練有幫助唷)
有了腳步的力量跟平衡感,就可以帶動KC大所說的動力練了


另外我也認為小朋友在這方面無法做很好的原因是:
1.腳肌耐力不夠強壯,而且技巧及威力也相對比較少變化
2.第二個我的想法是,小朋友身材比較矮小,所以無法將重心壓低

小朋友定力本身就不穩,我小時候給教練教時也都無法理解為什麼動作要做標準,直到長大後才發現正確的動作可以帶來更大的擊球速度跟球路
我想我要說的點是
1.不要禁止小選手跑動中擊球,因為經驗可以幫助他們去習慣熟悉利用協調性在動態時建立動力鍊
2.在平常時就要有動態下建立動力鍊的練習。常常看到練左右時,學生都會在邊線剎車,站好,在打球
如果要練習動態建立動力鍊,要告訴學生,不要剎車,甚至,加快送球頻率,讓他沒機會剎車站好
這才是在為比賽練習

平常不熟悉,戰場有需要時,就算比賽臨時拿出來也不會穩

KCLin0423 wrote:
比賽中,對手會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恕刪)


既然對手的目的是盡其可能讓你不能停下來站好發力打球,
那當教練的當然要提醒學生不能讓對手稱心如意, 說什麼也要停下來, 穩定後再發力啊.....以上是開玩笑的

跑動中擊球是比較高階點的動作, 的確是該練習的. 來不及跑到的球想停下來穩定後擊球也是不可能.

跑動中擊球是比較高階點的動作, 打起來帥, 而且少了穩定要的時間空間學生就不用跑那麼快,啟動也可以慢點.
所以小朋友(其實大人也是)學了(跟教練學或自己發展出)又帥又可以跑慢點的跑動中擊球的動作, 常常就會連本來可以停下來穩定後再打的球也偷懶用跑動中擊球.
不教或限制學生跑動中擊球, 可以刺激學生的啟動和跑動必須不斷的進步. 當然最後時機到了(比方說學生啟動跑位都成熟了, 或是家長來罵怎麼不教一點進階的動作), 還是必須教學生跑動中擊球才能往下進階.





thereyouare wrote:
既然對手的目的是盡其...(恕刪)


定點靜態動力鍊擊球,跟動態動力鍊擊球,兩者的練習並不相悖
而,動態動力鍊也不一定比較省力好打
但是,動態動力鍊是必要的技巧

尤其是在隨球上網,爭取打點的那一刻
停下來站好打,不但失去先機,而且浪費了向前衝的力量

動態動力鍊建立的練習,有助於選手夠熟悉利用協調性與節奏
熟悉在動態下關鍵發力的那一步,與身體協調性的運用
如果你覺得你的觀念更好
對運動員的成長更好


辭退教練
自己來帶囉

跟網友吐苦水
也是沒啥幫助、不是嗎

donny419 wrote:
如果你覺得你的觀念更...(恕刪)


不是吐苦水
只是觀念推廣
不要一直遵從一代傳一代的口訣
(包括打到球提拉的動作,連體育系打棒球的都問我這樣對不對)

要去想想,網球,球技是一直在演進的
也要去想想,每個動作的根本原因是甚麼

如果定住停下來才能發力
那麼,在動與不動的間隔時間縮到極短之下
就不能發力了嗎?
呼吸的節奏對,力道就能提得起來
腳步與協調性配合得好,就能建立動力鍊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