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正手拍



球剛彈起, 球拍拉高降拍中 (前面球友提供的正手拍影片. chrome 有個 plugin, 可以 frame by frame 看)



跟前一張比, 球還在彈升中, 重心在後腳


手臂往前推, 球拍頭落在後方, 手臂跟球拍有一個後大的的角度




這三張是擊球前到擊球後的連續3個 frame, 這邊看不太出來, 如果重疊播放就看得比較清楚.
球拍面跟地面垂直, 平行往前推.
重心還是在後腳,
眼睛注視著球.



收拍, 眼睛還是注視在球拍擊球點,
費德勒招牌.
從頭到尾, 重心都在後腳..., 觀察過一些影片, 他的底線正手拍很多都是如此.
這一球是彈跳比較高, 比較多平擊 (沒有上旋) 的回擊
2014-11-08 0:2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費德勒




拍頭下垂,球拍與手臂成一個大角度


球拍與手臂的角度沒那麼大... 利用手腕將拍頭往前甩, 加強水平速度.
看前一張比, 球是水平往前, 拍頭仍然在球下方, 但比較接近了,



球還沒變形, 球接觸球拍的前兩張, 分開看看不太出來, 會看到球拍有往上的軌跡.
觀看影片, 可以注意球的 mark, 可以看出球的旋轉.


球開始一點點變型, 已接觸到球拍, 注意是球在球拍中心上方一點, 接觸第一個 frame


接觸第三個 frame

接觸第四個 frame

接觸第五個 frame

接觸第六個 frame, 注意是球在球拍中心下方一點了.

接觸第七個 frame, 球已恢復圓形, 已離開球拍

離開加5frame

離開加19frame, 拍頭接近水平, 利用手腕, 讓拍頭由下往上的增加垂直速度
注意球的高度, 在接觸球拍時, 球跟背景的平行白線的高度位置,
跟最後球跟背景的平行白線的高度位置, 球是有比較高的,
球來的方向是平行地面, 球拍面朝下揮擊, 而球回擊後反而變高了,
應該就是球和球拍接觸時往上拉, 摩擦力把球往上抽...

不過老費正拍的打法相當多元!所以重心位置多沒有固定…
絕多已當下攻防模式而異、但多遵守動力鏈傳遞規則調整。
如果要詳談的話又可細分為…

普通正拍
大多如版大所述、站姿採開放式、右腳為發力鏈力矩軸心。

上網正拍:
此時為了右腳能向前踏上、多採側身站姿、
已前腳也就是左腳為發力鏈轉軸軸心。

攻擊正拍:
站姿採開放式、右腳蓄力上蹬、迅收左腳、身體騰空…
此時發力鏈軸心已傳遞至腰部了。

總結、老費的正拍都有個發力依循!
只要能靈活運用動力鏈的傳遞、其打法可說是相當的自由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感謝您的分享
費爸爸打的正拍很多元
很值得學習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