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小選手比賽失誤
家長就一直提醒"站好再打"
(很多家長根本就不會打球,更不用說比賽,只是隨著教練的口號喊著)
剛剛看澳網(Cibulkova vs Sharapova),女球評又提到提到"站好再打"這回事
然則,甚麼是站好再打? 站好再打的嚴格定義是甚麼?
是停下來擺好擊球姿勢站好再打嗎?
個人不認為高手對決時,這樣的站好再打能夠有甚麼優勢
除非對手太弱,被壓著打
否則對手絕不可能會想讓你有機會停下來站好再打
"停下來站好再打"是說不通的
跑動中拉拍準備最後一個跨步就是站好
是選手必須要腳步修養
而所謂的腳步好重點在於"最後一個跨步就是站好"
你的腳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精確到位並且馬上擊球
注意一下李娜的正拍
在快節奏的對抗中
常常是最後一步右腳到位,蹬腳推拍,球就出去了
這樣的腳步,對於選手,才具有攻擊性
個人認為
不要一值要求小選手"站好再打"
一般人的定義,所謂的站好
就是停下來做好準備動作
這將使小選手失去培養快速節奏的機會
反而要要求的是,跑動的最後一步就要到位,蹬腳,馬上擊球,養成習慣才能在節奏上比對手更快
walakaho wrote:
站好再打,是在強調基...(恕刪)
並不是說要每球都要要求你跑動打
而是,不要每球都要求"站"好再打
也不是打沒過,就說....阿你都沒有站好再打!
在快速的拉鋸戰中
對於一個"選手"而言,最後一步準確到位
藉身體協調性,能在下意識下,如反射動作般蹬腿出拍是必要的涵養
而隨球上網也站好再打?
除非是 chance 球
否則太慢了
尤其是隨球上網
跑動,利用身體的平衡拉拍,甚至能最後的跨步利用向前的衝力
才是有侵略性的打法
另外,個人也認為
對於一個"選手"而言
沒有所謂的正確動作,或基本動作(職業選手沒有一定的標準動作)
只有正確的發力
正確的發力,自然會帶出正確的動作,但這牽涉到個人的習慣,球路,與身體肌肉協調性
所以每個職業選手的動作不盡相同,但只要發力正確,都是屬於他的正確動作
不論在任何情況,是已經站好,或是還在跑動中
都可以藉由身體的協調性,還有為了平衡的肢體動作
正確的發力,甚至,還可以加上運動中的衝力,與身你重心轉移灌進球中
這是必要的涵養
當然,不可否認,定點站好打球是最穩定最容易的
但是,就算有 DJO 的速度, Nadal 會給他機會站好打球嗎?
為了持續在球場上存活
在動態中做好準備動作,藉助於身體協調性去擊球,是必要的技能之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