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 wrote:
我要提另一影響,就是對象...(恕刪)
我想只是你的準備動作不足!
有時我覺得與氣盛的甲乙組學生對抽…
反而比回球軟趴趴的叔伯們還輕鬆點

畢竟回球質量與節奏穩定、
不會突彈跳變短以至姿勢亂掉。
且主動發力也可以少用些呢!
不過相對的精神要很集中就是了…
【麵包超人】 wrote:
黃先生的發球,球落地之後會轉變方向 ,是特別用球拍刷球?(恕刪)
側旋發球…要知道他球速如何才方便判斷!
我接觸過的大多都是刷球型的…這類落點多偏彈不高。
看他是左是右撇子的…再分析選擇個佔位、往前切檔接球就行了!
應付這類的我多會站到底線內1米去接、然後直接上網了…
而本人的側旋發球則是另一類的…
拍面抓個角度就向前加壓發球。
只是這就要與球速取得一個平衡!
算是帶尾速側旋比較要考量的了…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goodbyegirl wrote:
因為會痛 >_<
其實以前我都穿52左右,(K90,babolat aerostorm)
這邊因為每次穿完我都覺得比我實際要求的磅數還要高,
不管我說啥,穿完都像是58磅,後來找到一間我覺得
比較接近的,我就開始試驗我想要的磅數,試了幾次,
發現48接近我想要的手感(偏軟,彈性好,容易借力,)
.........
我覺得我肩膀的舊傷也是因為才打一年多,就升級K90 340g,
...(恕刪)
真的是令人羨慕啊!
請別誤會, 受傷當然不好. 但是一般人要如此受傷也不容易, 因為你協調性好, 在學習中很快就能順暢帶出拍頭速度並有良好的球感擊球才能很快的挑戰重拍.所以我說這先天的協調性和球感真的是讓人很羨慕. 當然一般人也沒有機會承受這樣的負擔.
之前好像看到你有在校修一年的課, 這課程中是否有教導各種暖身, 和針對網球運動的肌力體能訓練, 乃至於運動結束的時拉筋收操? 教師上課是否有先帶著大家作好暖身才開始練球?結束時是否有帶著大家拉筋收操?
我聽說一般選手練球前的暖身拉筋肌力體能訓練會長達半小時至40分鐘. 請教你平時擊球前大概會作多久熱身? 又大概會作什麼樣針對網球運動的肌力體能訓練?
另外穿低磅數的確是保護自己很好的方法.初學者通常會找穿線拍, 許多穿線拍為了避免售出後退磅問題而不會穿太低, 造成初學者的負擔. 有些初學者一開始就投資未穿線空拍就能享受穿低磅數的好處, 減少出力過猛又不正確而受傷的機會(這是題外話).
【麵包超人】 wrote:
那.....後退擊球呢?
後退擊球的動力?
似乎會抵消擊球威力,只能打安全球。...(恕刪)
若是初階者,
可以在平時練習時, 就練習後退時比真正的球點再多退半步或一步, 再往前跨步擊球就能得到所需的往前動能. 原理類似棒球外野手要長傳本壘時會先退到球的落點後方再前衝接球.
剛上網找到一個教學影片, 大約就是1:19 1:25秒這個女生做的動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JCR4bX4Hc
KCLin0423 wrote:
我發球是很少發到明顯...(恕刪)
我也覺得發球帶側旋,比較會傷到手腕 。
————
網球 與 高爾夫算是難度很高的運動,從事者很少,這有優點,就是族群較容易保持清新形象。
如果是單車運動,入門門崁低 ( 技術 ),所以從事者眾多,也容易有害群之馬,然後形成次文化 ( 潛規則 ),例如單車集體闖紅燈,然後說這是騎車人士的潛規則。
網球 高爾夫需要身體動力鍊的啟動,難度高,所以人口少,也就比較少害群之馬。
————
請教,羽毛球的動力鍊 是否和網球一樣 ?
之前kc lin 前輩說高爾夫 與網球 ( 正拍 ) 動力鍊相似。
我發覺不會打羽毛球,網球不會怕球,羽毛球到是怕球,不知如何啟動身體力量,都用手打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