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網球--移動中建立動力鍊在動態中擊球是必要的練習

FedererNO1 wrote:
大致知道了…雖感覺..腳須要向地面借力!無論原地、跑動甚至騰空擊球…
理解後…就算腳步怎麼亂也能從中尋找個發力的依據了。.(恕刪)


沒錯,您說的是重點

所以我個人也常提倡,不要把動作練死
【麵包超人】 wrote:


高手只願意和高高手對抽的因素,有一個是『對方打的都很準』。

海線黃先生說『我打給您們的都是忽左忽右,才能讓大家練習救球』。

又,黃先生說『旁邊場子的人(高手)都佩服我們這邊的人馬,因為我們都能救到對方的忽左忽右,他們(高手)非常佩服。』

黃先生接著說『那種打給對方好接的拉球,只是打老人球,沒有用,比賽時對方又不可能打給你接。』

黃先生說的有道理嗎 ?


黃先生向我提出疑問;
高手只願意找高高手對抽,是因為對方穩定。

那...高手有能力救球 嗎?

因為,高手很少和初學者對抽,救忽左忽右。...(恕刪)



救球也是很重要的訓練. 但是, 一個人到球場兩三個鐘頭, 該花多久的時間來練救球? 依個人意願也許15分鐘, 30分鐘, 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 無論如何, 總不可能一直在練救球, 總是有需要對方穩定送球來建立自己的手感和技術的時候. 那麼, 和黃先生這樣故意不把球送到定點的球友對練對雙方就會造成困擾.
反過來說, 能穩定也有意願儘量送球到定點的球友, 當對方想做救球訓練時, 也可以球送到左右兩側.

麵包超人兄自己對黃先生的說法又有何看法呢?
看法不能互相配合的人難以在一起練習. 須要對方穩定送球的人難以和像黃先生這樣不願穩定送球的人練習. 到了球場也可能會互相避開以免困擾雙方.

在網球場上重要的是打的開心. 黃先生說的有道理嗎? 他能開心的打球, 找得到球友, 甚至打贏許多人, 我覺得至少對他自己有道理. 然而一個人打球的"版型" 除了受天賦影響外, 就是受想法影響最多了, 黃先生的想法造就了他打球的風格, 您若認同他, 最後您的風格就會和他接近, 至於他打球的風格適不適合您, 就是您自己要考量的了.
【麵包超人】 wrote:
正因為如此,網球的..黃先生向我提出疑問;
高手只願意找高高手對抽,是因為對方穩定。

那...高手有能力救球 嗎?

因為,高手很少和初學者對抽,救忽左忽右。
.(恕刪)


這個問題,說老實話,只有沒練過的會有這樣的疑問

開一個課程給您練
兩個人互抽
一個人只能打直線,一個人只能打對角

能這樣練,才能稱得上進入狀況

其他還有練對角
但是,在練對角時會中線底線-邊線小角來回調動

能穩定控出要練的球,可以持續練下去
才有意義

goodbyegirl wrote:
DK大猜的沒錯,我目前有的球拍
speed MPA 穿44
Speed MP 穿48
PS 97LS 穿48...(恕刪)


請教goodbyegirl 兄用比較低的磅數考量為何.

thereyouare wrote:
請教goodbyegirl...(恕刪)


因為會痛 >_<

其實以前我都穿52左右,(K90,babolat aerostorm)
這邊因為每次穿完我都覺得比我實際要求的磅數還要高,
不管我說啥,穿完都像是58磅,後來找到一間我覺得
比較接近的,我就開始試驗我想要的磅數,試了幾次,
發現48接近我想要的手感(偏軟,彈性好,容易借力,)

加上,近一兩年我發現有時候手肘打完球會有點感覺,
發球太過平擊時肩膀會痛,就越來越不敢用太高磅數了,
否則只要一沒打中甜點,回饋太明顯,以前K90 340g
可以把衝擊都吸掉,現在就是用線床來幫忙緩衝。

今年新買的speed MPA就比前一代偏硬,所以穿特別低。
而且上週剛穿完線打球,居然傷到肩膀,休息了56日三天
今天去打還是會痛...,之前也是去年新買MP跟purestrike時,
新拍好順讓我發球一直ace,越發越大力,最後弄到自己肩膀受不了。

我覺得我肩膀的舊傷也是因為才打一年多,就升級K90 340g,
還有prestige mid 330g,以前只是頂多打完會酸而已,
但都沒想到自己其實沒那種身體素質拿那摸重的球拍。

現在越老越怕,都在想說是不是300g對我來說還是太重了,
才會這樣手上有四支不同球拍,而且磅數越穿越低。



KCLin0423 wrote:
室內球場?
那個影片...(恕刪)


kc lin 先生非常熱心拍影片,介紹三種移動中的動力鍊。

容小弟再度提問:
前進擊球方面 ( 左前、右前、正前 ),可以用身體向前的動力,產生加壓球,然後順勢隨球上網。

那.....後退擊球呢?
後退擊球的動力?
似乎會抵消擊球威力,只能打安全球。

後退擊球,會比較軟,對方若上網截擊,我方因後退,此刻已在底線後方一兩公尺,來不及救球,若是拉球時,為了延續拉球,大概也只能讓球兩跳。

而職業球員,比較少後退擊球,看他們都在底線,在球壓底線彈跳上來的第一時間,擊球;他們不等球彈跳到最高點。

我們一般人好像很少有人能夠在球彈跳在低點時擊球。

通常是在球彈跳到最高點,即將落下時,擊球。

【麵包超人】 wrote:
kc lin 先生...(恕刪)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練習讓自己不要後退擊球

goodbyegirl wrote:
因為會痛 &gt;...(恕刪)


球拍的剛性以及球線的種類對身提累積的負擔都會有所不同
像納豆的RPM 我打完之後手肘及肩膀會感覺比較緊

goodbyegirl wrote:
因為會痛 &gt;...(恕刪)


要找到磅數穩定的店家穿線, 的確是要花些功夫
有時即使同一家店, 老闆, 老闆娘, 工讀生, 都有可能會穿出不同的結果
一次給一條線或兩條線上磅數以及夾線器的操作等都會有不同的結果

所以我在很多年前就選擇自行穿線, 每次的線種及磅數資料都記錄起來, 調整起來也方便

orionlee wrote:
要找到磅數穩定的店...(恕刪)


Orion大太強了,

那請問您有購買機台嬤?

講到這就想到以前常去公館躍馬或文瑞找老闆聊天,哈哈。
後來新竹跟冠盛很熟,買拍就直接請教練直接穿了,
至於高雄,有去過南大穿,但就像你說的,

每家店穿的都不一樣,不過線材我有固定買一捲了,
去年買mp跟purestrike時,教練推薦一稛台灣牌子的七角線,
還不錯,就直接拿了一稛,剛拿到新拍時,發現發球超旋好咬球。

上各月也是拿到新拍連打五天就斷線了,
嘗試MPA 16*16的組合,難怪大家還是都用16/19。
臨時手邊沒那捆線,就試穿了RPM,但打起來真的沒特別有感覺。

也沒覺得特咬或者特旋之類的....還不便宜,哈哈。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