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

2014 網球賽事 討論區 : Barclays

球迷問到網球的運動傷害,還好本版有k前輩回答,k前輩非常專業。

一般來說,由於棒球與網球屬於高難度技術,所以會看球,不等於會打球,會有耐心學網球的人很少。
而網球就和棒球一樣有賽事張力,所以喜歡看球的球迷很多。
所以,球迷人數 > 會打球人數。

推得,網球、棒球版以球迷居多。
K前輩是難能可貴的網球高手,我也積極向他求教。


然而,慢跑與單車,剛好相反,很容易入手,所以台灣有萬人單車活動、萬人馬拉松;但是,看單車環法賽、馬拉松賽的人,卻不多,以有騎單車的人為主,沒有騎單車的人不會看環法賽。


網球和棒球內野手,有一類似,就是要算球彈跳的高度、速度、距離,然後橫向移動去攔截。

馬拉松,單車只有直向關節運動。


網球、棒球還有一類似,就是網球要習慣左邊的反拍;棒球也要習慣右邊的反手接球,有看過初學者不會接右邊的來球。( ps:棒球是左手接球,右邊是反手接球,有人不習慣)


話說發球,端午節,我和黃先生對練,他都一直叫我發球,發球也滿累的。
肩膀是不痛,隔天是右手手軸酸。

棒球球投多了,肩膀會卡卡。

但是網球教練說,會打球的話,是不太會受傷,以休閒打為前提。

kdogg0916 wrote:
這一局打了八分多.....(恕刪)


沙娃明顯跑不太動了,怎麼會這樣@@
goodversion wrote:


沙娃明顯跑不太動了,怎麼會這樣@@


老了
kdogg0916 wrote:
這一局打了八...(恕刪)


五顆盤末才拿下,這盤就加一萬歐元吧!
goodversion wrote:
最貼身體會且簡單的解釋就是~~~
就算再怎麼老,拿棍子打人一樣會痛,但是拿球丟人就不一定丟的準了~~~

不一定!!
要看你從事什麼運動,暴發力的有影響,耐力的影響小。

以單車來說,年紀大的,不一定輸。
以【台72線自行車大賽--75公里自我挑戰】來說,【 第一名是45歲組 】的,第二名才是30歲組的。

選手編號 姓名 組別 總排序 分組排序
2692 賴治寰 M45 1 1
1155 梁俊元 M30 2 1

我有參賽





另一方面,
以我跑馬拉松( 半馬 ) 的經驗,看到【有能力跑全馬的】,都是40~60歲人。
【 跑半馬的 】是30~40歲人居多。
【 跑10K以下的】是年輕女生、年輕學生(高中、大學)+ 60歲以上。

【北港馬拉松完賽】




以網球來說

會打的老人 VS 不會打的年輕人

年輕人有力,但都打不準,且追不到來球,常撿球。
老人有經驗,都打的準,且接的到,不用撿球。

PS
國內一般業餘挑戰賽,好像沒有球童,需要自己撿。
且裁判也不多,不像ATP有很多線審。


【 0430 彰化網球賽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qxsOcY7d1I

比起ATP、法網,【 0430 彰化網球賽 】還滿陽春的。
peter1027 wrote:

五顆盤末才拿下,這盤就加一萬歐元吧!


薑還是老的辣。

冠軍不遠了
【麵包超人】 wrote:
不一定!!要看你從事...(恕刪)


唉唷,那句我只是要讓原PO體會而已啦XD

--

還有,你不能拿台灣體育狀況來比較
我之前就有回過你了。
台灣體育人口特別,想運動的人口多是上了年紀的人,
而年青人要嘛還沒意視到身體狀況,要不就工作忙還沒時間。
只要是所有要靠肌力及心肺的運動,年紀一定是一大障礙
單車馬拉松都是,年紀大有的是意志力,但是耐力及體力一定不行。

要說網球,就以老費來說,他技巧還有,但是就輸在體力了。
而台灣真正想玩網球的多是上了年紀,有的為了交際,
有的真正想找個運動,很少有從小科班就愛上網球的。
(台灣學校沒那環境及機會)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他是從小練習到25歲,你看四五十歲的阿伯還有機會嗎?

回到最前面,以揮拍力到跟丟球這兩項來比的話,揮拍一定是比較簡單出力。
如果還要進一步說拍不拍的到球,或是丟的速度及準度,那又是另一項問題了。

路過的猴子 wrote:
薑還是老的辣。冠軍不...(恕刪)


小魔女失誤過多,他的發球也太軟了@@
goodversion wrote:


小魔女失誤過多,他的發球也太軟了@


這二戰過關。冠軍賽沒對手了
1。
goodversion wrote:
回到最前面,以揮拍力到跟丟球這兩項來比的話,揮拍一定是比較簡單出力。
如果還要進一步說拍不拍的到球,或是丟的速度及準度,那又是另一項問題了。...(恕刪)


除了體能,外表也有「未老先衰」的,體能雖好,但外表老的快,可惜。

例如 : 納達爾 和 FERRER,納達爾比FERRER年輕4歲,但是納達爾的外表衰老的稍快,頭髮微禿,臉部看起來歷盡滄傷。

而FERRER,外表就覺得年輕,頭髮比較多,臉部也比較稚氣。


可能是,納達爾眼神殺氣(銳利),長期處於緊張,皮膚緊繃,感覺老了些。



喬帥,好像比較懂的舒壓(舒解壓力),表情豐富,嘗試放輕鬆,所以感覺他比較年輕。
( 喬帥 小 納達爾一歲 )


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嗎 ?





goodversion wrote:
而台灣真正想玩網球的多是上了年紀,有的為了交際

以FB、01來說,單車、路跑方面的人比較多,也有很多社團,要認識朋友,慢跑、單車好像比較簡單,能認識很多人。

網球,有興趣的人不多,我目前也找不到可以練球的對象。 比較會打的黃先生住外縣市,半年才回鄉一次,要找他對抽,就像牛郎織女。

在球場看到的人,都太強,他們不會跟入門者一起打球。

所以,要由網球找到交際圈,有門檻。

單車不須門檻,有單車,就能交朋友,會騎單車不難。



  • 20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