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關於詹詠然事件不同的論述。

妹妹伊咩咩 wrote:
起底詹詠然,忘恩負義...(恕刪)

作者文筆真好,應該可以出版懸疑小說了。

黃金高粱 wrote:
職業選手的身體素質跟大學生能一樣?.(恕刪)


職業選手不是人,你們就當職業選手要是超人,不生病,還是生病不用看醫生,拿著中華民國認可執照的執業醫生診斷熱中暑,一堆酸民不信酸她演技比球技好,那你們等於在羞辱台灣的醫療水準,還是老話一句 “酸民到處有台灣特別多”
他們以前的恩怨 是真的不太了解 我不太想知道

但眼前看到的就是 疑似預謀棄賽

如果要提到以前的事情那不就代表是在報復????


如果是被迫參加混雙那就算了 但是有可能嗎

有人放棄世錦賽留在台灣打世大運

詹卻放棄世大運去打美網

剛好這兩件事 形成強烈對比

很難不讓人反感
楊惠君/噓聲中的冠軍

https://goo.gl/f4jWYf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文 楊惠君 攝影 余志偉 2017/9/13

7到9月是夏季運動賽事的高潮。8月在倫敦舉行的兩年一度世界田徑錦標賽、9月在紐約為
每年網球四大滿貫壓軸的美國網球公開賽,都是這兩個運動領域中的一級戰場,選手在這
樣重量級的大賽中奪標一次、可名存青史,理應是接受萬眾喝采的時刻,今年卻罕見地都
出現對冠軍得主發出了噓聲。

8月在倫敦落幕的「世界田徑錦標賽」是一個偉大年代的句點:「閃電」波爾特(Usain
Bolt)帶著他生涯締造的100公尺9秒58、200公尺19秒19,以及與牙買加隊友一起完成的
400公尺接力36秒84等三項世界紀錄,在這裡宣告結束他的傳奇盛世,他那雙金色跑鞋將
成歷史中永恆不滅的光點,因為他創下的每一項紀錄,迄今仍「清清白白」。

波爾特最後的大賽,僅僅摘下一面100公尺獎牌,是他自2009年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100公
尺以來唯一的「非金牌」,敗給兩位美國老將蓋特林(Justin Gatlin)和科爾曼(
Christian Coleman),只拿到銅牌,但現場7萬名觀眾熱情呼喊「波爾特」的名,把掌聲
毫不保留給了第3名;但掌聲未落盡,噓聲就蓋過去,全衝著奪金的蓋特林,在他們眼裡
,這個冠軍是個「騙子」。

蓋特林這位2004年雅典奧運100公尺的金牌得主,成名比波爾特更早,但2001年還在大學
期間,就被查出服用禁藥安非他命,他聲稱因幼年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長期服藥治療
才讓藥檢呈陽性,當年這個理由說服了國際田徑總會(IAAF),從輕發落只遭停賽一年。
那時,他仍是這個世紀之初最被寄予厚望的短跑明星,甚至在2003年爆出美國運動史上最
震憾的「巴爾科(BALCO)實驗室興奮劑醜聞」,一干名將全染黑時,蓋特林依然被塑造
成形象清新的陽光跑者。

不料,在2005年赫爾辛基世錦賽贏得100、200公尺雙料冠軍後,蓋特林隔年藥檢又沒過關
,被驗出睪酮素。依照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規定,兩次被檢出禁藥,將處以終身禁賽
。但蓋特林最後只獲禁賽4年最低度的處分,因為他轉作「污點證人」,幫助WADA指認其
他用藥選手換取「減刑」。2010年復出江湖,依然保持在世界頂尖競爭集團,然而,自此
噓聲便與他相伴。

用藥視同作弊,毫無疑義;沒被判「死刑」,就可合法出賽。即便染藥後再復出的選手,
多少難以免除外界懷疑的眼光,曾用藥的選手若上場,就會被認為有失比賽公平性,包括
因使用米屈肼(meldonium)才服完15個月球監的俄羅斯網球美女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然而蓋特林被噓得最慘,不僅僅是因為他用禁藥,更因為他一騙再騙,二
度被抓包時還把責任推給按摩師使用的特殊藥膏,從未開誠布公,奧運和世錦賽女子七項
全能銅牌得主選手凱莉・索瑟頓(Kelly Sotherton)就曾憤怒表示,她受不了蓋特林,
「不是因為他作弊了兩次,而是因為他不思悔改。」

每兩年一次的世界田徑錦標賽,獎金逐年提高,蓋特林不只拿走金牌,也一併領走了獎金
6萬美元(約180萬台幣)。他的實力不容懷疑,毅力一定過人,對田徑的癡心也絕對,美
國科普雜誌《大眾機械雜誌》(Popular Mechanics)曾披露,復出後的蓋特林如何在運
科團隊的精密計畫中「訓練每一寸肌肉」,體重從210磅(95公斤)減到175磅(約79斤)
、體內的脂肪含量從25%下降到6%,為了追上他落後波爾特的那「0.01秒」(上回世錦賽
100公尺輸給波爾特的秒數),日復一日,終在高齡35歲於大賽中超越人類史上最強大的
短跑對手。

31歲的波爾特都感慨力不從心、高掛跑鞋,大他4歲的蓋特林這不凋零的老兵,還愈跑愈
勇,立誓繼續跑向2020年東京奧運,或許還有打破「波爾特天花板」的機會,原本應是一
則體壇勵志的神話,如今卻換來無情噓聲。

在台北世大運稱中暑在混雙四強棄賽、隨即趕赴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詹詠然,與網壇傳奇辛
吉絲(Martina Hingis)聯手擒下本屆女雙冠軍,且在準決賽和決賽中,狀態和手感更勝
辛吉絲,無論底線回擊或網前截擊的得分都打得極為強勢,場上表現的精神力和戰鬥力精
彩萬分。但捧回台灣選手在這項賽事裡第一座金盃的她不會料到,光榮返鄉後迎接她的是
Facebook粉絲頁上撲天蓋地的「怒」;而在最珍愛「台灣之光」的這座島上,對自己奪金
的選手喝倒采也是破天荒第一次。

詹詠然的棄賽爭議與蓋特林觸犯的禁藥天條或輕重有別,但他們招致反感的社會集體情緒
感受雷同:不誠實!

運動比賽逐漸職業化的現在,「為國爭光」的頻寬已無限擴充,喜好運動的民眾對各類比
賽獎牌的含金度心知肚明,選手當然可以考量個人職業生涯及績分排名,有權放棄級別較
低的比賽,也有權拒絕國家隊徵召,在更高賽場中揚名,同樣舉國歡慶。但一旦選擇參賽
、無論層級高低,都要抱持敬業的職業道德,比賽可敗、不應輕退,是運動場上的「行規
」,那是對賽會、隊友、對手、甚至運動本身最基本的尊重。當年韓裔美籍高爾夫天才美
少女魏聖美,曾在一項比賽中稱傷退賽,2天後立即參加另一項比賽,這樣「不合理」的
狀況,即被前輩球后索倫絲坦(Annika Sorenstam)公開指責:「沒品!」

「只有拿出更好成績,才能不辜負球迷們對我的支持和期待」、「特別向混雙搭檔謝政鵬
說聲對不起,抱歉沒能一起奮戰,在家鄉主場得到更好成績」,詹詠然在美網奪冠後發表
的聲明中,把「成績」當成合理化一切的解釋,道歉的邏輯是沒有和謝政鵬一起在世大運
獲得「更好的成績」,只能在美網拿到「更好成績」才能彌補球迷,這是真正引爆球迷憤
怒的火藥。

世大運混雙金牌份量當然遠遠不及一座大滿貫的冠軍盃,正如放棄世錦賽選擇留在家鄉參
加世大運的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儘管一句「回家比賽、看見台灣人團結力量」說得讓球
迷激昂,也因而增加商業廣告代言,但當初她若選擇在一級賽事的世錦賽中挑戰日本和中
國的強手,相信支持她的球迷也會力挺到底。無論如何,小戴做出選擇,有捨、有得。

詹詠然選擇參加世大運賽前,即知後半部賽程會與美網衝堂,其實只要在世大運選擇女團
、女雙兩項亦可完成她「想為家鄉出賽,又希望爭取美網機會」的心願。但在教練團頻頻
確認行程下,仍執意連混雙也不放棄,直到趕赴美國前最後一刻「因病」棄賽混雙,留下
錯愕的隊友、團員和國人,且至今未出具「醫師證明」、還提出請辛吉絲協助申請調整美
網賽程的不合理說法,對世大運或美網都未嚴肅以對的態度,才是被質疑的重點。個人計
算獎牌、獎金一把拿,已是女網大姊大的她、連把次級賽事的混雙名額機會留給後輩都不
願意,卻認定球迷「不問是非、只問獎盃」,招惹眾怒。想要全拿、結果名聲慘賠。

正如蓋特林把二度用禁藥的責任歸於「按摩師」、詹詠然把退賽建議歸於「隊醫」,一樣
無法服眾。人們對禁藥的反感,因為它讓比賽基本上的公平性受到質疑,而WADA藥檢不盡
公開透明、又常獨厚美國選手,獨立性受質疑,蓋特林的噓聲即來自歐洲觀眾對雙重不公
的唾棄。台灣民眾對詹詠然的不滿,並非她在世大運少替台灣搶一面金牌,而是她以個人
利益為先的考量,造成對其他選手及團隊不公,背景同樣也有網協長年來存在資源分配獨
厚詹家的質疑,一併累積爆發。

「形象就是一切!」前美國網球巨星阿格西(Andre Agassi)曾喊響這個廣告口號,芥茉
黃、螢光粉、牛仔褲搭配狂放的獅子頭長髮,帶動90年代的運動流行文化;退休後才在自
傳《公開:阿格西自傳(OPEN)》中公開,其實20多歲就開始禿頭,一直戴著假髮上場,
還曾經嗑藥。而阿格西同時期最堅強的對手山普拉斯(Pete Sampras),也在退休後應運
動媒體之邀寫下〈Letter to My Younger Self〉一文,提到自己成名最幸運的是,在
Twitter和Facebook出現之前。

網路社群時代,就是一個追求開放、公平的時代——買得了廣告、買得了媒體、不一定買
得了輿論,虛偽的「形象」隨時會被周遭無所不在的鄉民「起底」。阿格西若晚十年出道
,戴假髮、嗑藥的秘辛或許等不及由自己的自傳揭露;但他終究在職業生涯後半段狠心剔
了光頭,抛棄虛假的形象,更真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認真看待網球生涯,成為一代網球
宗師。

今年夏天兩個被噓爆的冠軍選手,告訴我們一件事:在運動場上,更高、更快、更強的勝
負必然令人沸騰,但更公平、更真誠才是引人共鳴與追尋的真價值。然而,選手也是人,
運動競技場上的考驗比一般職場更殘酷、艱難,多數熱愛運動的民眾都很願意給選手「犯
錯的機會」,但犯錯之後,有沒有勇氣「摘下假髮」,才是能否重獲尊敬的關鍵。
網路上的論述,99%是狗屎。

我試著以覺青的論調,來談談退賽事件。

這個世界充滿壓迫,長久以來封建、孔孟假掰的文化影響,以致於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的自主性都受到轄制。連參不參加世大運?該不該為了美網而放棄世大運?這種決定,也受到舊觀念、退步的思想壓制。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進步的思想,讓假掰文化徹底從台灣消失。詹詠然有錯嗎?即使他的暈眩是說謊的,但別忘了,假扮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是幫兇,在這種缺乏進步思維的社會裏,我們的迫害足以強迫詹詠然作出非自主的表達,他其實是中國五千年假掰文化下的受害者。

現在批評詹的,不見得和覺青是同一批人,不過,當媒體上強勢的論述,和實際生活經驗搭不上邊時,這個社會就可能是一個精神分裂的社會。

網路上正義魔人多到不可思議,現實世界中,有人當眾違規、侵害他人權益,絕少有人出來主持正義。

網路上愛、平等、民主講得很像一回事,一講到馬英久、中國就有恨,甚至輕視人家吃不起茶葉蛋。
個人覺得
有沒有裝病是另一回事

現在問題點在於
詹這邊當初有沒有
把美網及世大運兩方的賽程
都先喬好了
確定兩邊都可以出賽
才答應打混雙

如果沒有那就是詹的問題
如果有那的確就是鄉民們多事了

有人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嗎?
水藻 wrote:
個人覺得
有沒有裝病...(恕刪)

如果有打混雙冠軍戰,不是有要向美網提出女雙在DAY4(美國時間31日台灣時間9月1日凌晨)出賽,世大運網球裁判長也會行文美網啊,美網女雙第一輪本來就是DAY3(美國時間30) DAY4(美國時間31),有需求提出申請很奇怪嗎,又不是影響美網賽程~美網是商業氣息很重的賽事,女雙的賽程也不像單打排很緊,美網大會有什麼理由不讓你申請~

這是詹詠然聲明稿提到的申請美網延後到31日出賽
goo.gl/qS7TFr

https://www.facebook.com/CTvideos/videos/1632058880147157/

美網賽後記者會詹家姊妹創舉「禁說中文」記者還原現場!(影/中天)

美網公開賽的賽後記者會,唯獨詹家姊妹記者會規定特別不同,必須用英文提問,與大會
慣例不符引起廣泛討論,為了證明現場採訪記者所遭受的待遇不合常理,記者還原現場,
用影像來說話。駐外記者採訪國際賽事是少見可以感覺到比較被平等對待的場合,像美網
這麼大的賽事有許多非英語系國家選手前來參加,所以賽後記者會上通常讓英語系媒體先
提問,然後讓母語系媒體接著問,這種創舉「師出無名」,連網球天王費德勒也不會做,
費德勒、納達爾之所以讓大眾喜愛又崇拜,除了球場上的表現,「誠懇、謙虛、有禮」等
球場下的為人處世也受到媒體一致讃揚,對在場媒體更是一視同仁。


記者龔邦華意外發現大會依然按照常規,待「英文提問」部分結束後,直接進入「選手母
語提問」時間,然而當她用中文說了幾個字,詹家的人卻開始竊竊私語,接著一名女子跳
出來糾正她「要用英語!」令場面顯得非常奇怪,但她有影片為證。所有台灣選手中詹家
姊妹只能用英文提問,不過他們卻可以用中文回答,理由是什麼不知道!另外不能問與賽
事無關的問題,一般猜測應該與世大運有關,另外棄賽事件沒有馬上處理,讓美網賽事失
焦,影響到其他的選手上版面的機會,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青少年組得到雙打冠軍許育修
,一年不到就拿下三座大滿貫!他才是今年台灣網壇表現最好的選手。記者龔邦華認為或
許未來美網我們可以多把焦點,放在這些在外奮戰的青少年選手上,由於他們得獎沒有獎
金在外征戰非常辛苦,或許國家的資源應該放在培養下一代上,不是一再錦上添花。


個人資歷球齡0年,看球資歷0年(網球) 今年39歲了
那麼針對詹詠然事件,以社會人士的身份,針對這件事沒有在網路上酸過 也沒跟人討論過或批評詹
發表個人言論~

從頭到尾詹的是新聞炒得再沸沸揚揚 我都沒在網路上或跟任何人批評過這件事的任何人
唯獨看到這篇文章讓人忍不住忍不住搖頭 想跳出來講話

MOBILE01 算素質不錯的論壇 很多網友針對時事新聞都有精闢的見解
也讓人有不同角度的切入點了解問題所在

這篇文章是近期難得少見 私心護航 越抹越黑的文章
樓主就事論事的角度 顧左而言他 避重就輕 令人大開眼界

這事有人在操作的!

說詹假的都是自己腦補, 毫無證據, 可他們一路以來說了一堆假話造謠,
先說賽事衝突, 發現沒有又說是因雨延賽才沒衝突, 然後又說辛喬賽程說法很瞎,
看就知道一日球迷嘛, 世界網球賽事本就很緊湊, 選手喬賽程家常便飯,
所以美網官網第一輪詹辛排最後是神奇的巧合囉?

再來美網28日開幕, 賽程當然在此前公布不然球迷如何買票看球?
詹辛當然更早就知世大決賽不會衝突, 9/1日才比, 預謀棄賽毫無必要,
要預謀混雙棄賽, 混雙四強別拚贏就好了, 謝振鴻能說啥?
他自己男雙八強止步, 怪女雙金牌的問題嗎?

謝賽事比詹少, 男生操到躺病床咳血沒問題,
女生連續三天比6場, 第四天決賽中暑暈眩卻是假的,
酸民都是沒根據沒邏輯, 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