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

為甚麼"職業"選手一定要要政府補助,都已經把它當作職業了,做的好不好要靠自己

路跑一哥 wrote:
老實說,在台灣搞體育大多不會有前途,因為制度不健全,一個國家重不重視體育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來了...
所以我覺得職業選手還是往國外去發展好了,因為除了制度好.有國家.企業願意撐腰贊助外,還能活的有尊嚴.....(恕刪)


+1
誠如小弟所言,
人才啊,外流吧〜

政府企業都沒義務幫你,
能幫你的只有外國了。
職業選手是不該給予補助的
因為那是他們的"職業",他們以此維生
他們可以參加過國內外各種職業賽事賺取高額獎金,如網球、高爾夫、撞球、保齡球等
有的項目是透過職業聯盟,加盟球隊的形態,如籃球、棒球、足球、美式足球等
若打出名堂,加上人氣、形象夠好,商人覺得他足以"商品化"
就有機會得到企業廠商來捧錢請他們拍廣告、商業代言
他們在某個比賽拿到冠軍,也遠遠談不上為國爭光
因為最大贏家還是他們自己,相對的慘敗也是自己的事,都不是國家的事
職業運動本身就是資本主義商業運作下的產物,和政府沒有關係
一切名利歸於個人,成敗盈虧亦如是

可以拿補助的是國手
因為那不是他們賴以為生的職業
那些項目大多也是沒有職業賽的,如桌球、體操、舉重、田徑等等
國手平時默默訓練,不被關注,領取政府補助的津貼,有人可能在外還有一份兼職
唯一的目標是爭取被選拔進入國家代表隊,入選後一切聽從政府安排
每二到四年才有一次表現機會,如奧運、亞運之類的運動會
就算得到獎牌,各大運動會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獎金的
只有回國後政府會頒發一筆獎金,記得奧運金牌好像是一千多萬吧?沒獎牌的甚麼都沒有
名、利、機會、前途都完全無法和職業選手相提並論,真的是只有"興趣"和"榮耀"而已
更別提那些沒被選拔上成為國手的人連表現的舞台也沒有,連成為運動員的機會也沒有
由於這些國手一過了25歲,運動生命就差不多結束了
有人退役後因為缺少一技之長而無法謀生,所以政府也會安排工作,通常是教職
一定有很多人不相信,我國對國手的照顧以全世界來說算不錯的,這部份不贅述

回到問題,職業選手憑甚麼向政府要錢?
realakito wrote:
我國對國手的照顧以全世界來說其實是不錯的...(恕刪)

哈哈哈...你當過國手嗎?
古金水一定很同意你的這句話。
喔,還有蔡心嚴,還有....好多喔,數不完...

JACK-2 wrote:
台北市拿50萬有何丟臉實在看不出.只知道有人又藉此玩政治遊戲.尤其是那位楊x茹所說的話真是夠了..(恕刪)



台北市50萬繡一個LOGO在身上很合理吧?還是有其它要求?

誰知道對岸5000萬簽下的內容來是不是....

1.有飯局就要去陪吃?
2.高層有指示要隨叫隨到?
3.拍電視、平面廣告就一定要配合(一年拍個5支10支?)
4.代言活動每回必定要到?
5.其它開放自由想像..

覺得好,就直接過去吧~
我覺得不全是制度不健全的問題,追根究底就是台灣市場實在太小,政府有培育台灣的音樂人才嗎?卻看到國內歌手節目一個接一個,周董 老蕭 陽鴿子,對岸難道沒更會唱的?一切還不是因為金錢市場決定一切

騎FZR的管風琴手 wrote:

+1
誠如小弟所言,
人才啊,外流吧

aschen1980 wrote:
那也是針對整個網球運動,
有直接給Murray嗎?
英國真正的國球是足球,
英國多久沒拿冠軍了....
要不是費爸老了,納豆受過傷,
今天的murray還拿不到冠軍呢!!!
Murray是蠻強的, 而且他不是英國人喔!!!
他是蘇格蘭人...有一段時間英國人根本不支持他....
哈哈


你有看清楚我在講什麼嗎
我有說16.8億全給murray嗎
我自己都說了是"投入英國網球運動"
但murray是目前能替英國拿下冠軍的人
一定是重點選手 你認為這16.8億 murray一毛都沒受惠到??
而且我的重點也不在他是不是真的有拿到補助
重點在"投入英國網球運動 約16.8億" 很難跟你解釋.....


而你之後說的我更不敢苟同
拿了冠軍就是拿了冠軍 哪有人在說因為誰老誰受傷 你才拿的到?
要是這次冠軍賽他的對手是你我都不知的無名小卒 那我沒話說
不過這次他幹掉的是 嗯.....喬柯維奇...
真的不要為反而反
你要不要乾脆說謝淑薇這次能拿到女雙冠軍 是因為大小威沒組隊報名女雙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

如果台灣民眾認為職業選手沒資格拿政府補助

那每一次國際賽事也請不要要求選手代表台灣出賽

不管大小比賽都徵招

每次代表台灣出賽往往都曠日廢時

選手的職業比賽也被耽誤(代表獎金也沒了)

如果代表台灣出賽得了獎金,還要跟該項運動協會均分獎金(協會只掛名)

沒得獎金又受傷,那只能自認倒楣

--

我認為台灣政府要做是

規劃一個企業贊助的配套(華航用機票換部分代言、贊助企業可抵稅...等)

以及協助選手比賽的方案

例如:政府提供部分訓練經費,換選手在國際賽事代表台灣出賽等

--

最後我只能說

台灣人很習慣不患寡而患不均

反正經費的運用一定要公平(每個項目、人均分,搞到最後每個項目都不怎麼樣)

卻不知道有時候一兩個重點人物卻是讓我們揚名國際

這遠比我們每年補助友邦有意義多了!
p620329 wrote:
哈哈哈...你當過國...(恕刪)

我沒當過國手,只是說出事實
他們同不同意也不關我的事,就算不同意也十分正常
因為"人性"始終只會希望政府給愈多愈好
世界上沒有人會覺得政府錢給太多、照顧太周到的
台灣對國手的照顧已經比很多國家好太多
絕對不是像許多人說的多爛多爛
當然我比較的對象不會是那種從頭到尾讓運動員自己一人張羅的國家
儘管那樣搞的國家一大堆


realakito wrote:
台灣對國手的照顧已經比很多國家好太多...(恕刪)

要說就說明白點,哪些國家?打嘴砲誰不會?
很多國家裡如果包含衣索匹亞、賴比瑞亞等等的,好吧,算你贏了...
p620329 wrote:
要說就說明白點,哪些...(恕刪)

隨便講兩個大一點的

體育大國的俄國
僅針對曾獲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退役後提供國內任一所大學的免試入學資格
讓你學個一技之長好找工作,沒有甚麼政府幫你安排體育教職這種事
如果你是成績平平的一般運動員,退役後不提供任何協助,甚麼也沒有
俄國運動風氣明明十分鼎盛,運動員卻是俄國民眾最不願意從事的事業之一
不過還好,俄國就業市場沒有勞動力過剩的問題,退役運動員大部分都能謀得一份藍領工作

日本
運動員在成為國手之前,訓練經費和各項雜費自行負擔
成為國手後,訓練方面可利用國家資源,如場地、設備等
但個人收入方面,日本政府仍不給予任何補貼或獎勵措施,據我所知是只有比賽期間才有津貼可領
另外,日本政府是依個人、團體以及奪牌難度來頒發不同額度的獎金
也就是說,同樣是奧運金牌的榮耀,每人得到的獎金卻不同,平均下來約400萬台幣
(中華民國政府的獎金是金牌1000萬,銀牌550萬,銅牌350萬)
運動員退役後,和俄國一樣沒有人會安排好鐵飯碗給你,請自己想辦法
前些年日本奧委會還曾和文部科學省體育科開會討論大量退役運動員進入社會形成了社會問題

輪到你了
請問一個國家重金照顧每個運動員終生的例子?
  • 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