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19 wrote:
所以我覺得年輕人打球不要像老年人一樣都用擋的...
實在不是好現象 賴兄身體條件比五六十歲的好
不能打這樣的球
誠如版主說的,像賴姓兄弟這樣的年輕人,用回檔的方式,缺少年輕人該有的衝進。
ajskkimo wrote:
我對球拍等等也都沒什麼研究。
我打球不好大多都是怪自已先。
我球拍除了換線,是10年前的球拍,鞋子衣服也不常換。
大多時間,精神都是花在練習動作等等。
呵呵,沒錢的打法。
聽說網球拍線還滿重要的 ? 另一篇有提到「線床硬度」。
比起高爾夫、單車,網球算是很省。
球拍可以用很久,球也可以打一段時間。
籃球雖然只需一顆籃球,但籃球鞋和網球一樣,有耗損率。
( 籃球場地通常是免費 )
羽毛球方面,貴在場地費(私人場館),一次要200元,還有羽毛球的價格有漲。
網球場地,大多鄉鎮立是免費( 硬地 )
所以,網球算是親民的,
網球場上的人數 遠遠不如籃球,猜測是網球拉球的困難度 高於籃球的上籃投球,年輕人還沒享受網球拉球樂趣,就被挫折感給摩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