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skkimo wrote:
你越說我真的就越好奇...(恕刪)
B 先生中年人,年輕時以游泳建身,在前年夏天的時候,他接觸網球,和我一樣是打牆璧土法練習出身,在球場上偶然遇到,打牆璧打著打著,就約他拉球,當時兩人都是把球打飛居多。
後來他每天都到球場報到,到圖書館借書學網球,他不會上網(電腦),他靠著看書、和阿伯球友對練,提升實力。
他練習的量很大,每天下午5點下班就去打球,我約他拉球時間是19:00~21:00(我非每天),他又有每周周日打早上7:00~10:00,下午15:00~18:00。
他的武功 : 單反切球( 救球 )、正拍平擊( 但容易掛網 )、單反推檔、發球會發側旋、球質重。
他腳程快( 和香港球友I前輩一樣,能夠救到邊線球,不過實力差於I前輩,B先生不會滑步,香港I前輩會滑步 )
他的肺活量大,上周 我 和 一位 S 小姐 車輪戰拉球 VS B 先生,B先生 首先是和我拉球兩小時半,B先生 再和 S小姐 拉球 50分鐘, B先生體力優等,S小姐則已經很累。
--
我的程度不穩定,和老熟識 打球時比較不緊張,表現稍好; 和不熟識之球友,則表現不好。
B先生算是老熟識,和他打球時,我的表現會比平常好; 但他屬於恃才驕傲的個性,所以都是會吐曹。
---
回歸主題,線的材質。
B先生 很重視線,他有管道買到便宜的硬線,他也剛剛學會穿線,買了傳統式穿線機(8~9000元),自己穿線。
他試過多種線,圓型、五角、八角線....。
他穿線穿滿高磅數,50~60磅。
拿300、340克的球拍。
關於線床,
其他阿伯們,看他們都很少換線,好像也不知道線有哪些材質。
其他阿伯們,球拍是萬年球拍,拍線也是萬年拍線,線都有發黃,還是征戰網球場。
B先生沒有上電腦的習慣,從書中了解拍線的知識。
---
用手機、傻瓜相機拍影片,人都超小,無法像YOUTUBE一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