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

(秘辛...原來是被逼退的?) 謝淑薇宣布退出台灣網壇永不接受國家徵召


Skyward0989 wrote:
首先,我真心覺得,謝應該要去請一位專業的運動經紀人,光看這個版,就知道該有個人幫她做公關~

其次,想問一下,不曉得版上有沒有高手知道,像北美、歐陸那種職業運動興盛的國家,這類國家對於國家整體業餘運動的方針跟政策是如何?
若選手已經轉了職業,比如說,大/小威、費爸爸...等人,國家在請這些大咖參加奧運時,有給特別的優待嗎?


p.s.不針對任何人,單純想知道其他國家的運作方式...(恕刪)


沒人回答你,我試著回答你的問題.
美國沒有給參加奧運選手什麼特別優待!...
看完所以留言~

NBA球星 Paul George

在台灣叫別人去做最快了,叫政府去做,叫選手去做....如果牽拖到自己,一塊錢也不出,但嘴巴心裡還是一定要罵..
這裡有多少人想要用錢去幫助選手?...你喜歡台灣那些運動選手,你會出錢買票看他們比賽嗎?出錢買他們的相關代言產品嗎?

如果你會!!恭喜台灣的運動就有救...

如果你不會,別罵了!台灣的運動根本沒救!


支持運動從你~我~他~花錢開始!

我不是個好人 wrote:
這不就是對岸所謂的...(恕刪)


沒人說改變體壇死水是錯的!

如果她在出發之前就以拒絕徵召來對抗制度並喚起更多人來敦促改變,我想會更多人支持。出國了還繼續吵,難怪不免讓人聯想就是在爭取自己的利益而已,說啥「為球迷比賽」,那獎金和補助可以按球迷/非球迷比例計算發放嗎?

簡單說
如果你是金牌熱門
你說什麼都照做
你今天只是有資格去旅遊兼參加的
就只能聽出錢的話

今天如果是小威是台灣人說要住外面,網協會說不要嗎?
既然實力夠,先拿下金牌,在公開場合好好宣達自己立場或是退出甚至投敵,這樣不就更大快人心?

現在這個節骨眼搞這一齣,只會讓人覺得只是個會吵的孩子~~


本來就是啊,不爽就不爽,幹嘛要委屈自己,
只是這也是雙方,國家也可以想辦法讓她們全家以後一起被退出啊
aaa56788 wrote:
在台灣叫別人去做最快了,叫政府去做,叫選手去做....如果牽拖到自己,一塊錢也不出,但嘴巴心裡還是一定要罵..XD
這裡有多少人想要用錢去幫助選手?...你喜歡台灣那些運動選手,你會出錢買票看他們比賽嗎?出錢買他們的相關代言產品嗎?

如果你會!!恭喜台灣的運動就有救...

如果你不會,別罵了!台灣的運動根本沒救!


支持運動從你~我~他~花錢開始!


非常中肯


L7老頭 wrote:
既然實力夠,先拿下金牌,在公開場合好好宣達自己立場或是退出甚至投敵,這樣不就更大快人心?

現在這個節骨眼搞這一齣,只會讓人覺得只是個會吵的孩子~~


這例子已經有了

當年的撞球神童吳珈慶,拿了一堆冠軍,最後撕破臉搞到移籍。

然後台灣撞協就小鼻子小眼睛的直接封殺他


這幾年我發現 台灣人 有一些人有奇怪的特質

就是 自己不敢爭取自己該有的權利就算了

但是 別人努力在爭取時 這些人 還會跑去 打壓 爭取權利的人

從上次 華航罷工 到這次 網球事件 都有出現這些人..
貼個舊聞......

運動員因為沒有發展空間、比賽機會,面臨眾多困境

  本報記者/趙津

  近日,台灣檯球界傳出“震驚”消息,即將在25日舉行的北京檯球公開賽上,中國大陸代表隊的名單中,赫然出現了台灣“檯球神童”吳珈慶的名字。而經過“中華民國”撞球(即檯球)協會確認之後,這名運動員正是吳珈慶本人,而且他已經正式成為大陸公民。也就是說,吳珈慶這次是代表中國大陸與台灣選手打對臺。

  轉籍之後重新開始

  外號“泰山神童”的吳珈慶今年只有22歲,保有世界8號球與9號球冠軍頭銜,是台灣地區近年來相當知名的少年球手。兩年前,他受邀擔任新加坡國家檯球隊陪練員後,于2009年3月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結果遭台灣撞球協會“封殺”,不能參加國際賽。不過,這名2005年雙料世界冠軍因不滿新加坡檯球總會開出的條件,于去年4月放棄領取新加坡公民權,台灣撞球協會因此取消了對他的禁賽處分。

  解禁後,原本台灣撞協規劃讓吳珈慶今年復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吳珈慶卻在今年4月初放棄了台灣籍,拿到大陸身份證,成為首位轉入大陸籍的島內運動員。吳珈慶強調,自己只是一個選手,只想有打球的機會,大陸檯球協會方面沒有給任何條件。他說,“我連這次參加北京公開賽,都從頭開始,沒有特權。”據悉,吳珈慶準備以中國運動員的身份,參加本月28日開打的世界九球北京公開賽。

  中華台北隊廣州亞運會檯球總教練張明雄對此發表意見說:“真的很難過,但只能祝福他了。”他指出,吳珈慶離開台灣,代表台灣運動環境要檢討,“為什麼他又要走,看不見未來嗎?”台灣撞協理事長涂永輝則說:“選手有這權利,我們要尊重,他決定這樣做,我們只能放人。”他也表示,或許吳珈慶覺得在台灣發展有限,在大陸發展比較好。

  “最痛苦的選擇”

  吳珈慶是台灣台北縣泰山鄉人,6歲開始接觸檯球,2005年拿下世界9號球錦標賽冠軍;同年,他又在世界8號球錦標賽上再獲冠軍,成為世界檯球界第一個同年拿下8號及9號球桂冠的球員。

  對於吳珈慶已正式轉為大陸籍,成為大陸公民,島內的評價也呈現兩極化。作為台灣近年來少見的天才運動員,吳珈慶此舉有人批“可惡”,也有人說“應該為他鼓掌”。而對於吳珈慶選擇轉籍大陸,他的父親說:“慶仔被(台灣撞球)協會封殺,兩年來只能在大陸球館幫忙,以臺商身份做點小生意。”言下之意,吳珈慶這次轉籍純屬生活所迫。

  台灣撞球協會與“行政院體委會”21日得知吳珈慶轉籍的消息後,均表示震驚與惋惜,撞球協會理事長涂永輝甚至批評吳珈慶“為錢不惜放棄台灣”。他的這種態度令部分台灣網友非常憤怒,紛紛痛斥“惋惜有什麼用?!”

  處於風暴中心的吳珈慶則在交友網站“臉書”上表示,“為了取得一個會籍以便參加國際比賽,我做了最痛苦的選擇”。部分網友對此表示理解,認為“在台灣沒發展空間,為了生計,哪有好魚就去哪捕,沒有什麼不對”。

  運動員待遇普遍差

  雖然吳珈慶是台灣首個為比賽轉籍大陸的運動員,但類似的事情在島內卻並非個案。華人之中首位贏得高爾夫大滿貫賽事冠軍的島內選手曾雅妮,兩三年前也傳出被大陸和南韓以極好條件“誘惑”的消息。此外島內滑輪溜冰選手宋青陽、駱威霖與黃鬱婷,都曾經受到南韓邀約,希望他們到南韓比賽,甚至詢問轉籍的可能性。可見吳珈慶的事件背後,是島內優秀運動員面臨“被挖角”的普遍情況。

其實,競技體育環境差、運動員福利沒保障是島內體育事業長期存在的問題。可以說,在台灣體育界,還有很多個“吳珈慶”。

  在台灣做運動員算是“燒錢”職業,貧寒人家一般玩不起。曾雅妮的爸爸就曾感嘆:“雅妮到世界各地為台灣增光,但坐飛機去比賽球桿袋超重費都要自己出,這和其他地方的選手待遇差太多。”

  近來在賽事中表現優異的網球選手盧彥勳,每年參加比賽所需花費至少要500萬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約合1元人民幣),但“體委會”每年補助的款項只有120萬。盧彥勳只得依靠廠商贊助維持開銷,有時還得舉辦小額募款餐會。

  據島內“撞球小天后”張舒涵透露,台灣選手去其他地方比賽,通常都拿不到“體委會”的補助。比賽贏得的獎金,往往只能用來支付來回的車馬費。除非到了大的賽事,例如亞運會或奧運會,入選了所謂“國家隊”去集訓,這時才能領到微薄的薪水。“基本是每月7500元的伙食費,1.2萬元車馬補助,跟外勞待遇差不多”。

  而台灣“體委會”對運動員採用的是“買段”制度,就是指在重大賽事期間“買運動員這一段時間”。平時,島內運動員多半隻能“自力救濟”。即使在重大賽事上拿了獎牌,拿到最高級別的“國光獎章”,獎金也只有區區百萬元。眾多島內優秀運動員因此不得不出走他方以謀“可持續性發展”。

J/C wrote:
早從她綁架隊友(在她眼裏應該不同隊)來威脅網協 搞的台灣非她不可的樣子!
在台灣網壇人緣也不會太好,其他選手欠你什麼嗎,讓別人沒得上埸比賽,哪個選手不是備戰四年等這一天! ...(恕刪)


莊的雙打名額是謝拚來的,如果謝當初拚不到參賽資格,
就不會有莊這個雙打搭檔的名額可以參賽,

所以若是謝當初拚不到,或是現在要退賽,
莊都無法上場比賽,

謝沒有佔其他選手名額,也沒有因為他排擠掉其他選手,
反而是因為他取得了參賽權,
讓台灣多了一位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搭配他打雙打,
也多了一位教練名額,讓唯一的男子選手可以指定教練,

謝當然是為了自己能夠參奧而戰,
但也順便幫台灣兩位選手多拼出機會跟福利,
當時有誰說過感謝他的話?

現在謝自己委屈了,
還要遭受許多人不明究裡的扣帽跟辱罵諷刺。

淑薇加油!!

奧運不是職業賽, 但很多職業選手包括美國夢幻男籃打奧運 就是為了打奧運,
飛越奇蹟的男主角高台選手, 他也不是為了得獎, 就是要打奧運

奧運精神"相互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
相互理解 - 不管謝家和協會誰是誰非, 這點是兩方都沒有的
友誼-先棄雙打莊佳容要脅當談判籌備,為何一開始不說棄單打
團結-突然全部退賽,這點也沒達到
公平競爭- 可能看到第一輪對手知道會慘敗就退賽了
不僅沒運動精神,更沒奧運精神,退出是對的,就是晚了點,已經傷害台灣形象


至於政府培育選手, 職業選手本該自己出錢或找企業贊助, 職業選手拿獎金也不會分政府一份啊
2014美網公開賽女子雙打冠軍50萬美金, 約1500萬台幣,
台灣奧運金牌加國光獎金是3000萬台幣, 有比較差嗎? 退出不過就是知道不會贏罷了
  • 4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