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家認為設備升級,球技也會跟著進步嗎?

thereyouare wrote:
我以為cap01 兄...(恕刪)


cap01 兄說的,要讓技術能"進步", 要靠練習 肌力 體能 的加強。

當然是【正確】,

但是,他並沒有詳細解說,

只是幾句輕描淡寫,不是很全面的探討。


而且,【 肌力、 體能 】這兩項 和 【 技術 】是不同的。

以網球為例,年紀大、資深的老球友,他們的【技術】非常到位,想打哪、就打哪。但是,他們的【 肌力、 體能 】就不是非常優秀,畢竟年紀大,體能、肌力也比較無法維持高峰。

所以,【 肌力、 體能 】這兩項 和 【 技術 】是不同的。


-------------
另一個層面,
同一人( 同一時期,程度中上 ),使用的器材,若有功能的減退 ( 掉磅數、或鞋底磨損 ),這個人自己就會有感覺。

網羽球用品店等待換線的羽球拍、網球拍,若不是主人本身有感覺掉磅了,又豈會拿來換線 ?

難不成穿線師鼓動,羽球友都聽命,每隔六個月就換線 ?

當然是打球的高手,本身有感覺。


所以,彰化球友黃先生使用我的球拍( 使用兩年 未換線) 才會驚覺擊球的感覺不同之前。


鄉民們應該要多多和教練、穿線師、資深球員討論,
這樣才有全面的專業知識。


小弟會將網路論壇這裡的問題,詳細和教練、資深球友討論。


-----
有一位羽毛球的球友--林先生,他表示,【書局 99元的羽毛球拍】確實和【 YY 1000多元的球拍】不同。
他願意和 網友 C 先生進行友誼賽,請 C先生準備 99元的羽毛球拍。
cap01s wrote:
打球 穿運動鞋即可

299球拍與人比賽 OK阿
揮的順就好了

本身是教練 曾是國家隊陪練員
淺見 給你參考


等一會,
會將您的觀點,和教練討論。


打網球是否不需要網球鞋 ? 只需運動鞋。

打羽毛球是否不需要羽毛球鞋 ? 只需運動鞋。


會請教三位以上教練。

並作成文字紀錄。


網友 c 先生表示:打球穿運動鞋也可以。


今晚,我問了四位專業人士,
林先生表示:外行人才穿運動鞋打羽毛球,穿運動鞋打羽毛球,會被其他人罵—破壞場地。

我說:c 先生說可以穿運動鞋。

林先生說:他沒有在打球吧!!

我又問了網球b 級教練 den 教練,他說確實是,穿運動鞋進入羽毛球館打球,是會被罵。

之前網路本論壇,亦有 e先生說:穿運動鞋進入紅土場地,是會被罵:破壞場地。

因為,運動鞋有的紋路深、或呈巧克力狀的越野紋,容易咬土,把場地破壞的狼狽。


另方面,wu 教練、Den教練、koang教練、laung穿線師都表示:穿運動鞋打網球,運動鞋的壽命更短,更何況運動鞋價格也是和網球鞋一樣,有必要自己傷害自己的運動鞋嗎?

運動鞋是網布,打網球、打羽毛很容易把運動鞋穿破。

再者,運動鞋底盤較高,打網球、容易翻腳。

還有,紋路方面,運動鞋是直向設計,不合網球的橫移。


重要的是,網球鞋並不會比運動鞋、慢跑鞋還貴,為什麼要穿不合網羽運動的鞋子?

難不成,也要穿籃球鞋去參加馬拉松?



網友既然有陪練員的頭銜,更應該要有正面的資訊。


何況,網球鞋、羽毛球鞋也不是天價,它們和慢跑鞋、運動鞋差不多價錢。


真正貴的,是高爾夫球鞋。

thereyouare wrote:
我以為cap01 兄...(恕刪)


技術 和肌力 體能是不一樣的,舉例:跑馬拉松的人是很有體能、也很有肌力,但是他們不一定會打羽毛球、網球;因為羽毛球、網球是技術面很多的運動;反之,打網球、羽毛球的球友,不一定體能超過馬拉松跑者。

所以,網友說的答案不完整。


另外,網友可能沒用過299的網球拍,網友不知道299的網球拍,柄不是八角型,是圓形的。

朋友haung先生,曾經借我用過299球拍。

一位教練看到,就問:圓形柄球拍?我要如何教西方式、東方式、大陸式握拍法?沒有角度呀!!!

他建議huang先生去買一隻1000多元的球拍,正規的球拍。


剛才den 教練亦說:299元的圓形柄,要如何抓握角度?



thereyouare wrote:
我以為cap01 兄...(恕刪)


前幾樓,小弟提到掉磅數問題,剛才 教練亦說:有打球的資深老手,敏感度都很高,他們知道磅數不同的感覺。

Wu教練常去店,昨晚來了兩位羽毛球愛好者,花了半小時和穿線師討論穿線的磅數,穿線師無奈的說,鋁拍無法穿高磅數,建議退而求其次。

然而,這兩位還是有很高要求。


另外,只要是打網羽球的校隊、代表隊選手,都應該清楚,校隊的教練通常也有買穿線機,教練兼穿線的工作,主要是幫學生穿線。

如果線磅數不重要,為何羽球、網球教練要花20萬買穿線機,幫學生穿線?


而校隊學生自己打球久了,一定有敏銳度,知道磅數不夠,
否則,他們為什麼要花錢請教練穿線。
昨天傍晚和一位不認識的先生練習抽球,這位球友的球雖然都能夠打很深 ( 也有出界 ),但體力不行,約20分鐘而已,他就喘噓噓,後來電燈也滅了,天暗收工。 他這時說了:因為常年抽煙,肺活量不好,現在才正要逐步戒菸。

所以 c先生說的也有其正確之處,
體能不夠,就會上氣不接下氣,無法持久。

體能也有年齡的因素。


此外,技術是另一層面,球友陳先生、張先生很有體能,但打球是土法鍊鋼,沒有經過教練指導,自然動作不標準、容易受傷;劣者小弟也是受左肩肩峰疼痛之苦。 當初所學之技術,可能有一部份沒有學精,姿勢走樣,才受傷。

然而,裝備 ( 鞋子 、適合自己的球具,非最貴、而是適合自己 ) 也很重要,適合自己的裝備,才不會受傷,例如球拍輕與重,都分別適合不同人,女生若拿重拍,就不宜,除非選手。


運動筆記有一專欄,一位林醫生,是左營國訓中心的醫生 (經歷 ),他同時也有20年的打球經歷,他出書,寫的就是國人常犯的毛病:
( 1 ) 一雙鞋打遍天下 —>容易受傷
( 2 )鞋子都磨光見底了,還不捨得換 —>容易受傷,鞋子已失去避震彈性。


下次有機會貼出林醫生的文章重要摘要。

林醫生為國手訓練中心的復健醫師 ( 經歷 )


總之,適合的裝備是防護自己,並不是只有提升戰鬥力,提升戰鬥力有另外三個層次:技術、體能、肌力。

肌力另外有專書介紹,書店有賣,更專業的選手,應該是會到健身房練,因為自己練也是土法練鋼,容易受傷。

個人是打土步來的,感覺羽球要能打到一種程度,就是回歸基本動作,
每次遇到基本動作好的(正規練過的),都打得很辛苦...
球鞋,我都是買那幾個廠牌的基本款,也夠了,時間到了就換。
球拍不要太極端的,例如便宜的賣場貨、買了選手專用硬梆梆的拍子、穿了30幾磅的線...
一般桿身富彈性,重量85克上下,平衡點285(mm)上下,都不會很難入手。
一旦其中有一項較極端一點,通常拿起來會不順手。例如桿身過硬、重量過重、穿線磅數過高。
試過80公克,30磅線,平衡點300mm的球拍,
即便超輕,但因為平衡點較極端,在身體狀況佳時,高平衡點的優勢就能顯現(具攻擊性)。
但體力差時,揮起來時,會覺得很拖(重)。
攻擊拍和一般拍最好是都能同時擁有,打球時,身體也比較不免強。
不要有買了一隻例如xxx用它打出幾百公里時速的球、它的某項材質使之多了幾趴的揮拍速度,就可以也能怎樣怎樣的觀念。

有在做肌力訓練的朋友,或許可以買更具攻擊力的球拍,穿高磅數的線,只能說變數很多。
最後,還是覺得技巧彌補一切、量力而為。
icry wrote:
個人是打土步來的,感覺羽球要能打到一種程度,就是回歸基本動作,
每次遇到基本動作好的(正規練過的),都打得很辛苦......(恕刪)


請問羽球所謂打土步的和正規練過的, 具體上最常見的差異在哪裏?
比方說到了球場, 看到一個人打球有哪些動作或習慣, 會讓你認為他是有受過或沒受過正規訓練?
有受過正規練過表現出來的優勢在哪裏? 所謂打土步劣勢通常在哪裏? 謝謝.
thereyouare wroteicry wrote:
請問羽球所謂打土步的和正規練過的, 具體上最常見的差異在哪裏?
比方說到了球場, 看到一個人打球有哪些動作或習慣, 會讓你認為他是有受過或沒受過正規訓練?
有受過正規練過表現出來的優勢在哪裏? 所謂打土步劣勢通常在哪裏? 謝謝.


正規就是所有的球路球法,都是歷經羽球歷史改革到最符合人體工學,省力、省時、最具攻擊力、最佳的應對而最不傷害關節與身體又能保持速度的方法,其實跟武學也是一個道理。
有在看世界比賽影片的,一看人出手,就知道是不是正規的了,正規肢體就是很協調,讓人感覺這一球就是應該這樣接!

正規的優勢上述已講過了,土法煉鋼的就是差在準確度與掩蔽性,除了容易受傷,不正確的打球手法,只能讓你學習更慢,時間久了知道正確方法,又很難改正,例如正規的殺球能讓你發出手部+全身力量九十幾%又很省力不傷手,而非正規練到頂,只能靠手臂蠻力七十%或許加上腰部八十多%。
網路站長大大、i 大大所言中肯。

正規訓練比較好,如果各位有小朋友要打球,最佳方案是交由教練教,起步就是正確;
假設,小朋友是土法練,長大以後就很難改。
因為,成人都有自己的成見,教練的話,成人聽不進去。

正規訓練要花錢,上個月有打算學第二次,找阿背們揪團,阿背們堅持不要花錢,我說團體班很便宜,他們還是不要,理由是:他們覺得,教練教的方式,只能打甜球,真正比賽時,球不是甜球 ,所以他們覺得土法練習反而更好。

還有,有一位花2萬元 ( 三期個人班 ) 的鍾先生大哥,
其他阿背們覺得鍾先生花兩萬元,程度也只不過如此如此,所以阿背們覺得跟教練學也是枉然。

我口才不佳,無法說服他們。

阿背他們覺得,自己打出去的球 ( 拉球 ),對方都接不到 ( 打偏當然接不到 ),他們覺得自己一定是很強,對方才接不到,所以沒必要和教練學。

另方面,他們覺得其他高手 ( ntrp 3.5以上 ) 拉球時都是打好人球,才能多拍來回,這些高手是魯肉腳,阿背們覺得自己比這些高手還強,因為拉球時都能夠打致勝球 ( 偏掉的死球 ),而這些高手拉球時把球打給對方,對方都能接到,是球太弱。

無法改正他們的想法,他們覺得自己打偏讓對方接不到,就是強。

——————


一年前我有學過一期,

但是正拍動作不協調,受三年前自學打牆壁之影響,很難改正。

所以才想揪團學第二次。


看到有些小朋友年齡雖小,動作卻很流暢。


網路站長大大說的是正確的。


另外:
請問:看影片、和資深高手請教,也是土法練鋼嗎?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