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網球--發力與基本的運拍動作

thereyouare wrote:
所以, 阿同到底是..初學雨刷式揮拍, 手腕要注意固定, 不要用手腕轉拍, 以免手腕受傷..(恕刪)


就我的看法
如果有順勢收拍
轉手腕是自然動作
(不相信自己空手做揮拍動作,將手延伸到最前面自然順勢收拍,看看手會不會轉
或者也可以比較,維持手腕不動,跟手腕動,哪個自然)

問題在於,能不能加壓轉

在我的打法,手腕的運用,就是自然收拍時,順勢加壓轉

valen-hsu wrote:
也許姿勢對了動力鏈就接起來了...(恕刪)


有一句話叫,空有招式而無心法

職業賽中每個選手姿勢打法都不同
那誰正確?

我比較認同
正確發力帶出來的都是正確姿勢

【麵包超人】 wrote:
這個也是見人見智,...而坊間上教練,他們都是教「姿勢」(恕刪)


這個我問過健身房,體育科系出身的老師
我問他,為何一班體育教練,甚至,在大學裡的教練,甚至教授
在帶選手時都不會特別注重運動力學,或運動生理學
然後用這些運動原理去教球
他回答。。。因為他們不需要呀,只要選手能贏球就好
所以他們也不大在意運動力學的問題
這是一個體育科班並在健身房當健身老師的說法
(那個老師是某有氧課程的種子教官)
他也說,那些運動原理,都要去國外學才學得到
(我實在很不認同,甚麼好東西都要去國外學的觀念,難道自己不會思考研究嗎?)
我也問他,為何大學體育系的教授不去研究運動原理
他也是回答,因為他們不需要呀!
這是科班出身在體育界當老師的看法

而在體育學院的學生,也大部分都已經有一定程度
他們已經有正確的發力方式,也不必刻意從發力再去教他們

另外,大部分的球場教練,都是去考網協的教練證就開始當教練
但是,網協的教練證有要求你要會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學嗎?

說實話,我認為大部分的教練無法精確描述甚麼是咬球
這重不重要?
當然重要,有辦法精確描述甚麼是咬球,才能知道咬球的必要條件
才能在選手無法咬到球時(常出現在比賽軟手,收力),給予必要的訓練
讓他知道軟手時,要透過怎樣的擊球方式,度過這個階段,找回球感,打出正常的水準

而我也認為,大部分的教練,也很難精確定義所謂的協調性
我認為(就我的經驗),講協調性,除了包含了平衡感,柔軟度,身體的感知能力
也包含了個肌群之間協調發力的的能力
所謂的爆發力,他並不是獨立肌群所做出來的是
而是個肌群互相協調,先後發力而完成
所以,當你很緊張,身體很緊繃,所有肌群都處在緊張狀態
所有肌群隨時都在獨立發力狀態,肌肉間的協調性就變差
就不容易有爆發力
這也是緊張的時候,往往都會收力咬不住球的原因之一
(當然,緊張的時候,也會使身體的感知力變差,而使大腦無法去支配個肌群的發力順序)

我在教人打球時
大部分的糾正動作都是
請不要刻意夾腋下,要完整讓球拍承接身體力量揮出
請用腳啟動身體帶動球拍,不要只用手驅動球拍
不要球接觸到球拍就急著提拉,請將力量打進球裡,讓球吃進線床
不要刻意提拉收在肩膀上,順勢就好,收在腰間也是對的
不要躬身打球
腳不要停
之類的
不會作太詳細的姿勢調整


BTW
剛剛才去看了一場青少年比賽
那個高中小朋友常常跟我練抽球(我算是他的陪打員之一吧)
第一盤的前半段,整個收力在打(後來手感回來,趕發力,連贏兩盤)
打球的強度,搞不好不到跟我抽球的5成,甚至三成
球碰到球拍就擋回去
我跟他媽媽討論,這就是教練為何必須要去看比賽的原因
教練要知道,比賽時選手為何不能發揮實力
我建議選手的媽媽直接跟教練講,這個選手比賽常常收力,請教練設計課程幫他克服
選手的媽媽說,說過了,教練說,只能靠時間磨
(選手的教練是很有名的網球家族)
我不認為這樣的說法是對的...
因為,選手上場就是要解決場上的問題
收力的原因在於他對發力打球的穩定度沒有信心
例如
如果發力打強平球,在比賽剛開始時,會造成失誤
那麼,就讓他發力打強旋球
讓他能發力使球與線床有明顯的摩擦力,使咬球紮實,球感就容易回來
而強旋球也更穩定安全
解除心理的壓力與緊張,有信心發力以後,協調性就會回來,就可以加壓打強球


KCLin0423 wrote:
有一句話叫,空有招式而無心法

職業賽中每個選手姿勢打法都不同
那誰正確?
我比較認同
正確發力帶出來的都是正確姿勢


補個影片路過…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FedererNO1 wrote:
補個影片路過…...(恕刪)


嗯... 正手拉拍很特別,...:)
Gulbis Forehand Comparison- 2008 vs 2015
https://www.facebook.com/tennis24/videos/vb.45639378899/10153319465333900/?type=2&theater


KCLin0423 wrote:
就我的看法如果有順...(恕刪)

同意您的看法.
只是初學者容易把手腕當成雨刷式揮拍的主要轉拍轉軸, 造成手腕疼痛, 所以才建議初學者手腕先固定, 避免轉動, 先確立小臂和手軸為雨刷的主要轉動來源.
Valen - hsu 前輩說的沒錯,枯燥無味的 餵球打擊,很多初學者都不要,覺得太無聊!!

Hsu 前輩說,有資深阿背不喜歡拉球,只喜歡比賽。

同樣,有滿多初學者,不喜歡餵球打擊,只想拉球。

昨天,適逢暑期之周末,有大學生相約,以及朋友之小朋友 要來打網球,

大學生之其中一位,球尚可拉的穩 ( 但他用力則全雷打 ),

而許姓小朋友則是從未學網球,拉球第一拍,就全雷打,有一位 王大哥就當場說:去旁邊打牆 。

小朋友打牆也是常常打到牆外,牆還有五公尺高。

我就跟他媽媽說:妳餵球下蛋給他,他固定姿勢揮拍,不要用力,輕輕的,打到對面,再撿回50顆球。

結果,他媽媽說:怎不直接上場? 這樣我餵球也很無聊!!

小朋友說:對呀,超無聊的“!


大學生則說:羽球比較好入門,網球挫折感大。


我則跟小朋友說,網球一開始本來就很無聊,需要苦練。

就像讀書,總是需要靜心來學習,不是亂跑亂揮。
請教各位,

和資深球友拉球時,如果是界外 ( 偶而之界外 ),我們需要搶救嗎?

我覺得界外之球,跑過去,要打擊時,通常是姿勢很勉強,這樣救回去,也是偏掉,不可能回好球過去。

既然是很勉強,又無法保證能夠回好球過去,那對方界外之球,是否是不要回擊?


但不救界外之球,對方是否覺得我們不盡力?

許小朋友的球幾乎界外,有一球不是界外,但位置也是很勉強,因為我是站發球線輕輕的餵球,他回來的球,在我身後,根本很難處理,
他就問:怎不接?

我站在發球線餵球,他這顆身後的球,即使我救到,也是不是好位置,他也是無法救到。


再者,如果界外球救習慣了,比賽時,真的會去回擊對手已經明顯出界之球。

上周四,和阿背比賽雙打,我站底線,有一顆球是莊先生打來的明顯界外,因為我站底線,他這顆球高度是我的頭上,想知也是出去,結果我下意識的出拍,打過去,雖然我打回去的球是界內,但明顯的,這一分本來就是他要失去的,我卻救他失分的球。

和我搭配的胡大哥就說:你這球根本不要接!! 唉———

【麵包超人】 wrote:
請教各位,和資深球...(恕刪)

和我拉球過應該有看到…
我能力範圍所及的球都會去救!為什麼會去追打?
雙打還好…
不過單打比賽多數關鍵就是要去應付這種球!

至於下意識去救對方失分球?
那是比賽經驗不足罷了…久了就會判斷!
http://www.flickr.com/photos/fatestaynow
我的問題是常常到球場後簡單身體熱身後要下場與球友拉球熱身,常會遇到手軟無法確實打中球點或太早收拍,解決方式只能到球場後先去牆壁試打幾下等找到球感再下場,就沒有前面問題我想是心理關係不知怎調適這種感覺.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