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

為甚麼"職業"選手一定要要政府補助,都已經把它當作職業了,做的好不好要靠自己

政府給予賀電:那是一種榮譽

政府給予補貼:那是有錢收,不拿白不拿

如果政府給予賀電,回覆心領了,討論的話題就是中國給多少挖腳,國家要給多少固樁。

心得:榮譽不能拿來當飯吃,誰給的錢多誰老大,結論四個字:唯利是圖

台灣之光嗎,,他們家人沾沾光很好,人家討論重點只有錢了,還台灣之光哩~~
這時我真佩服莊智淵,從不說苦,他舉債是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桌球幼苗
也感激鴻海幫忙,可否請全台灣最賺錢的台積電及其他企業加入這個行列,雖然是代工廠
贊助不會加分,但也算是回饋社會!

asdtw wrote:
為甚麼"職業"選手一...(恕刪)


打得好,就會被新聞、名嘴、政治人物拿來消費。
打的差,根本默默無名。

但國內企業不支持本土球員是事實
反而都喜歡去投資國外選手,這也是事實

台灣從以前就是厚此薄彼
對外國人總是比國人還來的友善
贊助這回事,也是如此。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就拿個人口跟台灣差不多的澳洲來比好了

澳洲這裡最少有五個職業運動比賽(Rugby union, Rugby league, 板球,澳式足球,和籃球),這些都活得很好,(還有女子的netball,差點忘了)

運動員從小就會被培養,(國家的錢),有能力的可以拿獎學金,可以進國立體專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port)訓練

有些運動像板球,進國家隊是和板球協會簽約,薪水可是天文數字

政府會補助上到職業比賽,下到區域小球隊
奧運時候更不用說了,澳洲游泳隊的被貼補的錢搞不好比台灣政府一年花在體育的錢還多(今年經費被刪了5%所以只有810萬澳幣),然後有特定的職業選手被培養

你有點實力申請補助就簡單點,有點成績之後就會有企業來接手贊助

政府花得多,企業也捨的花,所以運動就容易普及,球賽就有人看,比賽自然就撐得下去
像澳式足球,全世界就只有澳洲打,市場應該是小的可憐吧,但不是,這可是澳洲最大最有錢之一的運動,而澳洲人口更台灣差不多,雖然這裡的人賺得多,但是物價也貴得離譜,市區的房子也是天價(比台北的還可怕)

就說網球吧,澳洲的職業網球選手大多都有網協補助費用的,然而網協是政府出錢開的
所以你說國外選手沒有政府在補助其實是錯誤的

至於轉籍
澳洲土生土長訓練出了的職業運動員如果轉籍其他國家也會被幹譙喔,只是通常只有人家規化澳洲,出走的是少數

當年Christian Vieri跑回去代表義大利足球,澳洲也可是有很多罵聲的喔(他是在義大利出生可是在澳洲長大,所以也可以代表澳洲)

職業球員 , 自己花錢訓練 , 得獎賺大錢放自己口袋 , 很公平啊 ! 為什麼還要跟納稅人拿錢 ? 自己荷包賺的飽飽的 ?
又不是國家隊 , 還為國爭光咧 !! 想賺大錢到對案比較快 . 職業選手還跟國家要獎金 真是好笑 !!
英國每年光是補助網球運動就花掉16億多 台灣呢?

謝淑葳大家都知道它來自台灣 毫無疑問

但台灣政府不夠力 國際賽事你拿出國旗被趕出場的機會還蠻高的

不然任何台灣運動員都想拿出自己的國旗不是嗎?

問題是拿的出來嗎? 是運動員的錯嗎?

英國每年補助16億多 我想莫瑞還沒出名前肯定多少有受到經費的資助

反觀台灣呢? 你出名後再送你100個花瓶 回家插花去吧

是要贊助,不是補助。

就是給錢請職業選手辦些宣傳的事,
比如說貼logo 舉標語 參加活動 拍廣告 等等。

跟請 AKB35/51/落選 是一樣的。
你說的點並沒有錯啦。
不願意贊助、那麼也不因該干涉對方要幹什麼、更不要去沾光。

asdtw wrote:
為甚麼"職業"選手一...(恕刪)


我是路過的,純粹是覺得樓主想砲人起碼中文先練一練吧
錯字連篇,小學老師應該很傷心
衣不合身,兩眼發昏,八成招搖撞騙到處混
有些人話重了,
之所以為"職業",就是一切以"商業"為考量,
職業選手當然可以要政府補助,
因為"政府這個企業"想要沾光,當然得拿出錢來,
美其名叫補助,其實等於是企業贊助罷了.
  • 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