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 wrote:
( 1 ) 移動...(恕刪)
要用到跨步代表已達移動範圍的極限, 腳都跨步滑出去了,肩膀必然早已開掉, 當然沒辦法loading + 抽球, 只能用切的
, 這是抽球與切球兩者用使力方式不同造成
本跑移動中的抽球還是有辦法好好loading的
KCLin0423 wrote:
剛剛拍了動態擊球時腳步步法運用的影片
因為地板有些滑又穿拖鞋,所以動作不是很放得開,有些僵硬,還請見諒
但是,個人認為,已經可以傳達我要傳達的事
這些動作以右手正拍為例
第一個動作是一般基本動作,重心由後移向前
第二個動作是運用非支撐腳向左前擺動帶動身體,建立動力鍊(Federer No1 兄常提到)
第三個動作則是動態下(本樓主要的論述),以正拍去救右方的球,用支撐腳發力,並運用非支撐腳向右後方擺動,帶動身體,建立動力鍊,擊球後,非支撐腳著地,支撐腳順勢向右一步。
KCLin0423 wrote:
第二個動作是運用非支撐腳向左前擺動帶動身體,建立動力鍊( Federer No1 兄常提到 )
starbright wrote:
以體格肌力來說,的確算是一種天分.
我是打網球的,至今兩年,雖然近一年來已打得有模有樣,但握拍一直不穩定,甚至有點畸形.
一直想喬到像一般選手的握姿,但很掙扎,這個的過程持續了一年多仍不得要領.
我的手腕細又沒肉,握力一向很差,我懷疑這是主要原因,
所以近幾個月買了啞鈴和握力球來加強.終於在上週突然開竅了!握拍有力又穩定!
所以我想苦練和增強肌力應該是進階的有效方法.
KCLin0423 wrote:
p.s. 別叫我在球場拍,因為我怕我一直批評傳統教學,會成為球場公敵呀!!
【麵包超人】 wrote:
( 一 )星期日傍...(恕刪)
orionlee wrote:
要用到跨步代表已達...(恕刪)
starbright wrote:
既然你提到我,我想再...(恕刪)
【麵包超人】 wrote:
感謝 s 大 之分...(恕刪)
KCLin0423 wrote:
事情是這樣的就有個...(恕刪)
starbright wrote:
有些更極端的就是握拍接近大陸式,但擊球是相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