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球類都是同樣的原理 ! (物理特性是不會變的)在接觸球的瞬間特意"抽" "拖" 或 "拉" 一下 球拍 (增加球的自轉)球除了被拍擊後產生的 "反作用力" 運動方向 ,還可以再加上 "自身的自轉" 造成落地後突然的用動方向改變 !(你用"底線抽球" 去體會 ,可能更好理解 !)等你熟練了就會自然融合在揮拍的運動軌跡中這個過程,有大臂帶的力,有手腕旋轉的力 ,也有 手腕 "向下" 或 "向內" 的力仔細體會,細品 最後還有拍面的角度方向先搞懂體會這個意思,然後你就能 隨心控制 你想讓球旋轉的動向你現在施力的方向反了 ! 這也很正常 ,大多數人正常,順手的角度都是如此 !
果然如前輩說明像打底線抽上旋球一樣揮拍軌跡球會有不同的彈跳方向跟高度,打球的右或右上邊,球落地會往左往下彈跳,打球的正面或正上方,球會往前或往右往上高彈跳,小弟剛學發球,是不是我往正上方刷愈大力球落地彈跳高度愈高愈往右?請各位網友跟網球前輩提點提點!感恩喔!
首先恭喜你找到感覺了!但你的悟性好像真的有點差這樣吧~我換個方法你先什麼都不要管,只關注球 ! 把自己當球 ! (網球,桌球跟撞球其實觀念都通,都是一個道理!)一樣用 上中下,左右中 ,3X3 九宮格的觀念, 去想 ! 去思考球 "自轉的方向 "首先,自轉的力道 (轉速) 要大於 球原先的直線慣性運動方向 ! (不然怎麼可能改變方向!)球想往左 -- 那一定是從 "右邊施力" 去 對球體 (往左邊)加速旋轉 !反之想往右 -- 那就是從 "左邊施力" 去 對球體 (往右邊)加速旋轉 !上下應該不用再說明了吧! 同樣道理~至於施力點在上還是下 ,這就取決於你揮拍的角度跟方向 ~但你要記住!旋轉的力道要大於直線運動旋轉的力道要大於直線運動旋轉的力道要大於直線運動很多時候,很多角度,是不太可能做到的特別是反手拍跟切球的時候先只聚焦在球自轉的方式跟方向仔細體會,想清楚之後,你自然就會知道揮拍時該怎麼做 !此外,我建議....多看四大公開賽 (至少看決賽)若有時間,則從八強,四強...往下看我印象中,多次看過各種慢快門的精彩擊球回撥那種慢速到,你可以清楚看到球拍受力的程度,網球受壓變形的程度,選手揮拍執拍的角度那真是千金難買的精彩!像山普拉斯,納達爾...這種都是公認 外放,暴力,剛猛型 的風格費德勒就永遠都是紳士,溫和,喬柯維奇就很中庸像我就很喜歡 費德勒 處理各種球的 方式 ,那種氣質 ,真的就很英國紳士你很明顯可以看出那種優雅跟斯文,跟剛猛型是完全不同的有機會多看看這類比賽,很有啟發!很過癮!
其實再到後期,擊球點反而就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接觸時的瞬間加速....則會越來越重要所以同樣的道理等你經驗多了,眼力好了......仔細看對手揮拍跟發力的方式一樣能大致預估出球可能的運動方向!至少不會被嚇到~
第一次成功發落地高彈跳上旋發球 2022-4-11各位大大好!經驗分享:感謝網路網友前輩提供經驗跟影片幫助!這是我看過網友提供最清楚youtube網球發球教學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NfPQxD_o8小弟去年1月開始學打網球,常打雙打比賽比較不會無聊,一比賽只會發平擊跟切球常因緊張跟初學發不進,聽說上旋球是第二次安全發球進球率很高,隨便發都會進故想學,沒想到踢到鐵板,難度非常高,研究練習很久才成功發出落地向右高彈跳發球!學發球方法:1. 搜尋看很多網球發球影片跟資訊,反覆看做筆記約10天!2. 揮空拍練習約5天,從手腕,手臂,肩膀,腰,髖關節,膝蓋,蹲,蹬,跳,整個運動鏈要非常協調,身體像流水一樣放鬆柔軟順暢的快速揮空拍反覆練習!3. 練拋球約1天,平擊跟切球拋在身體前方1點方向,上旋球拋在頭頂上12點方向,正確拋球位置是發球成功要素,手臂打直手掌打開手指頭托著球,手放低放鬆由下往上拋到適當高度約手臂打直舉高加一支半球拍高度!4. 練獎盃姿勢約1天,雙腳微蹲左手拋球到頭頂上方適當高度,右手舉拍到肩準備擊球!5. 練假想擊球點揮拍約1天,平擊打球正面前面,切球打球右或右上邊,上旋球打球正上面或左上邊或中間上面用力快速向上向下刷球,刷打球右上邊球落地往左彈跳,打左邊往右彈跳,打中上面往前彈跳,向上向下刷打球力量跟速度決定球落地的反彈高度跟速度,手腕手臂身體轉向決定左,中,右球的落地點!6. 練很久實際到球場練發上旋球一直不成功,直到有網友前輩提供意見跟影片練習才成功!7. 我是個初學打網球的人,如有不對請網友前輩多加提點,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