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時間凌晨3點,世足第44場比賽開始,哥斯大黎加對德國。賽前回顧,德國本屆表現並不理想,首戰輸於日本,接著和西班牙打個平手,是E組唯一沒有獲勝的球隊。只獲得1積分。哥斯大黎加首戰7比0慘敗西班牙,但第二輪1比0擊敗日本,獲得關鍵3分。
E組目前的戰局非常混亂,第三輪開踢前,四支球隊都有機會晉級16強。德國與哥斯大黎加都要獲勝才有機會,而前2輪德國未曾打敗過任何球隊,不僅要贏,還要多進球,在比淨勝球的時候才有獲勝的機會。
本場比賽,以開始德國就積極搶攻,在第10分鐘,塞爾吉·格納布里(Serge Gnabry)接獲隊友長傳,用頭槌將球打入對方網內,德國1比0領先。雖然落後,但哥斯大黎加並沒有慌張,防線多次擋下德國的進攻。讓德國即使有11次射門,也僅取得1分領先,上半場結束。
下半場雙方攻勢開始有威脅,第58分鐘,哥斯大黎加葉利欽‧特赫達(Yeltsin Tejeda)扳平比分,接著胡安·巴爾加斯(Juan Vargas)在第70分鐘再進1球,哥斯大黎加2比1逆轉比分。不過德國馬上作出回應,3分鐘後,凱·哈費爾茨(Kai Havertz)進球再度扳平比分。接著德國隊靠著尼克拉斯·菲爾克魯格 (Niclas Füllkrug)和馬堤亞斯·金特(Matthias Ginter)的進球,拉大比分至4比2。
終場德國雖然獲勝,小組賽三輪戰結束,積分跟西班牙一樣得4分,但因為淨勝球不敵對方,連續2屆在小組賽階段就遭淘汰。而哥斯大黎加小組積分排名墊底,也無緣16強。
賽後,有人這樣來描述為德國的出局感到遺憾。德國距離出線僅差1.88mm的長度。為什麼這樣說呢?這要從日本逆襲2比1戰勝西班牙排名第一出線說起,在比賽中,田中碧的反超球是否出界引發激烈討論。根據媒體報道,足球與底線有1.88mm重合。
根據足球規則,足球是否出界,是根據球體正上方的垂直陰影是否完全過線來判定是否出界,而非球的實體有沒有壓線,相當於足球的整體陰影完全出界,才能判定足球是出界。
如果這球判定出界無效,在理想狀態下,日本與西班牙將1比1戰平,屆時德國隊將憑借淨勝球優勢,以小組第二晉級,日本隊則小組第三淘汰。所以這1.88mm對於日本何其重要,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但是這樣說也未免太牽強,如果日本那球真判無效,足球場上的變數太多,球員的心態也會不一樣,可能又是另外的結局。不過我們還是要接受這個事實,尤其是德國的球迷。而我不得不說當時看到日本隊那顆進球隊友的配合真的是全力以赴,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才能換來最終的勝利。
如果日本隊一直有這股全力以赴的勁兒,日本主帥森保一說希望能打進8強,肯定一點問題都沒有。而我覺得堂安律、田中碧以及所有隊員的心裡遠不至此,他們不僅想當亞洲盃冠軍,更想擁有世界盃冠軍。
大家也可以關注最新的世界盃賽事,以及如何觀看全球各地區不同語言的世界盃比賽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