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要畢業了
也看世界盃看了4屆
小學就開始看了,當時愛上了德國(卡恩!!)...也從那時恨上南韓(02年...)
但小學沒人跟我踢球...長大後要考試,且根本沒足球社團或場地
,每次抱著足球在社區或在操場踢都會被罵,被說危險,有人要跑步或是有老人家;而且沒人教根本沒技巧...也踢著無聊
而唯一期待的只有學校的足球課(台灣小孩的宿命...父母怎可能給你課外踢球)
然而,台灣的填鴨式教育,要你每學期要學4.5種球類...
根本不能專心在喜歡的球類上,且根本學不到啥;尤其是足球一定被犧牲
國小,足球被嫌危險(那種皮球當然危險),因為每次上課都好幾班,會踢到人...
(棒球也沒有上...害我只能參加暑期營隊)
國中,也不上...因為危險,還要考試
高中,上了一節,因為危險...有人踢到人(老師說兩句就放學生自己玩,又是橡膠皮球...不意外)
大學,根本沒有足球課...
..........................................
現在想想,如果從基本教育開始,每種運動都跟大學一樣是選修,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運動,會不會就能培育出平常就熱愛足球的觀眾呢?或是加強每種運動的專精度(至少不是鼯鼠學藝)
甚至找出有潛力的小球員
cksh 505 28 wrote:
大學要畢業了也看世界...(恕刪)
小時候踢足球 鏟球時候 一屁股坐到手折到
手包一圈
隔天走路踢到釘子 飛去撞黑板
再隔兩天下大雨 樓梯淹水..又重樓梯滑下去..
手足足包了3個月 然後3個月之後包著打桌球又受傷XD
之後手足足風濕10年 怎看醫生都無效 直到遇到興農牛的隊醫才醫好
我想光看到我這傷痛史 多辦家長就不同意了吧 哈
PS我國中時後一天打4~6小時藍球 周末都打全場的 +各種運動幾乎都會+還算是全校前10%的成績 ..
足球跟藍球算是比較容易受傷的運動了
PS我國中一共包了8次腳 7次手 手腳同時包一次
台灣最大的問題就是 運動班的都不是很愛念書 或 根本老師也不好好教書 (我那個年代)
如果能跟外國一樣你又能台大又能運動頂尖當然父母都不管你..
問題是台灣的教育很明顯就是無法文武雙才..
(像小弟很像加入校隊參加全國比賽但身高只有160cm)
姐姐台大成績讀師範公費以非體育系的槍手參加全國大賽當主力球員被抓包..
父母只會很高興而不是很擔心

這不就是全球華人的傳統觀念~
常聽見家長們護相比較孩子成績的高低,讀哪以所明星高中。
卻不曾聽見家長們比較自己的小孩是否跑的比別人快,球技比人好。
要增加足球人口,要從下一代著手。
在台灣小學,中學,大學的體育課有踢過足球?(我那年代是這樣)
接觸最多的永遠是棒壘球與籃球。
媒體報導最多的也是MLB,NBA。
孩子完全沒機會接觸足球,怎麼可能會喜歡足球。
幾乎都是在長大後可以熬夜看電視了,媒體報導下他們才第一次看足球賽。
之前一篇報導,一位60歲醫生直到50多歲才知道世上有足球這玩意,就是個例子
但大多數的人成年後接觸過別的運動後是不會去改變自己支持的運動的。
日本就是這樣,老一輩的幾乎是棒球迷,90年代後的清一色是足球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