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以上言論,多半是不了解足球,只在乎分數一高一低的廝殺往來
所以看到足球這種個位數取分的比賽就興緻缺缺
中山工商女子足球隊
中山工商女足隊,踢進世界賽....3月3日的新聞,誰關心了..囧
再者,足球場不足,草地維護不易,政府不願支持等因素
而棒球很多人只喜歡看,但搞不好連手套都不曾擁有
會喜歡足球的,往往也會嘗試著體會足球的樂趣
足球我從國中就開始接觸,算一算至今也換過五雙以上的球鞋
球也用掉了十顆左右,從早期的百來元橡膠國產,到現在只用愛迪達的球
真皮的果然比較好踢....
細分兩種球賽的賣點
棒球,投手調度和戰術,如何牽制或配合幾疊間的穿越安打可以上壘
有些都是要配合的
而足球,看得是二過一,門將,角球調中頭錘,自由球
還有隊形,有些球隊走強攻型,有的是單一前鋒走反快攻型
個人球技也是賣點....都有可看之處,反正沒人愛踢也不是件壞事
至少我現在去球場不會有人搶....買球鞋,足球也比較平價
真要有心,至少國中小,甚至高中都該多排一些課程,單靠民間
只能說杯水車薪...推不動啦
js1657216 wrote:
的確他說錯了,你真正...(恕刪)
他想講的可能是:足球"身材""相對"不那重要,所以適合亞洲人發展。
其實刺不刺激要看你有沒有支持的球隊啦,去年歐冠決賽我看到心臟都快爆掉了....
倒是棒球悠悠哉哉的節奏我才覺得不刺激勒,因為哪隊輸贏我無感啊 <=這是關鍵
ps.英超比賽時間很適合亞洲球迷觀賞啊,看完比賽剛好可以上床睡覺
Feng0126 wrote:
不好意思,我對棒球的...(恕刪)
既然您對籃球有著比一般人更多的了解...
怎麼會覺得籃球是一種 "只用體能決勝負" 的運動??
投籃沒有技術層面的元素嗎??
全場包夾不需要戰術配合??
而且...東西方人種之間的生理差距那個不叫 "體能"
體能是可以練出來的,身體素質才是沒辦法練就的差異
東方人在籃球場上沒辦法贏過西方人的因素太多
身高可能是一個原因,體型普遍不夠壯碩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不會是您所謂的 "體能"
至於棒球就更不用說了...
籃球 / 足球 / 棒球 這三種運動當中對 "體能" 的要求最低的應該就是棒球了
如果棒球真的是只靠體能就可以打得好的話
那麼目前世界棒總公布的前五強之中有三強是亞洲國家這又怎麼解釋??
再說回來...目前足球在世界排名前五名的國家之中又有幾個亞洲國家??
不管什麼運動,都有他的技術元素在其中
也都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體能做為支撐才能發揮技術
所以沒有什麼運動是 "只用體能決勝負" 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