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參加別國聯賽這種剃頭挑子一頭熱的構想是始終是不現實的,寄人籬下的做法更絕非長久之計。希望 台灣足球職業化這一「荒漠變綠洲」一樣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過球迷和足球人的點滴努力與累計有朝一日終能實現。
ultimate23 wrote:
踢得贏越南再說吧足...(恕刪)
SBL是很爛沒錯

但在台灣打籃球的人口卻遠比打棒球的多,WHY?
只能說台灣職籃法展的不好但籃球卻推廣的得很好。
而棒球剛好相反。
在台灣根本沒有人不知道職棒,職籃。
台灣已經沒有隱性棒球迷,籃球迷了。
但打棒球的風氣依然不盛行,看籃球賽的人仍然不多。
很明顯台灣跟世界上絕多數的國家一樣對棒球,籃球興趣不大。
而全世界有職業足球的國家,足球就算不是國內第一大運動也是前幾位的熱門項目之一。
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台灣將來的職業足球發展的好不好。
台灣職業足球成立後,自然增加足球在台灣的曝光率,讓那些至死都不曾接觸足球的台灣人,提高他們接觸到足球的機率,其中的隱性球迷都會被勾出來,隱性球迷現形後,台灣的足球風氣自然就會被帶起來。
願違 wrote: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今...(恕刪)
oaixuol wrote:
贊成職業化, 但是...(恕刪)
有職棒的國家本來就很少,同好本來就不多。
且美式運動幾乎都是關門自己玩自己的。
像美國的職棒球,職籃永遠是東岸打西岸。
而足球是全球化的運動,有這種盃賽,各國之間的俱樂部交流也是態化。
所以台灣有職業聯賽後AFC決不會讓台灣不與其他國家的俱樂部交流。
我也很認同台灣要跟對岸一起踢。
就像加拿大加入美聯,紐西蘭加入澳A,摩納哥加入法甲。
我們可以從中乙開始,實力不夠就在底層磨練,實力夠在一級一級升上去。
但最大的問題是政治化事件。
就算俱樂部球迷會員制的控管,也難保不是以看比賽為目的的人混入。
到時俱樂部被扣分是小,中華足協被停權,對台灣足球發展反而更不利。
願違 wrote: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今...(恕刪)
街边喜爱踢球的小娃娃 wrote:
只有四支隊的聯賽太...(恕刪)
四支隊伍真的踢不起來,一個賽季6周就結束也未免太快了吧。
同意比照新加坡模式,找一些外國球會,或中超,J1,K聯的二隊,找4支。
目前球隊少暫時可以比照,印度,南韓,一二名在爭冠軍賽。
盃賽暫時比照美國,賽季後才進行,不是前幾名才能踢季後賽,而是8對全參加。
這樣可以增加賽季長度,當然超級盃也是一定要的。
等將來球隊增加後再將盃賽移回賽季週間進行。
且最好要能保持升降級制,外國球會降級名額可保留(或只可與外國球會升降)。
本土4隊中成績最差的那一支降級至業餘聯賽。
相對的業餘聯賽外國隊無升班名額(或只可與外國球會升降)。
而本土隊若不是業餘聯賽冠軍,則該屆升班名額從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