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球探界的先驅( 比我早入行,在我前面只有兩個),大概經過五年,經驗台灣人打棒球的方式就覺得進步空間無敵大。球探界大概都知道我對"外角推,內角拉"的打擊方法很感冒,教練也大部分這樣教,因為他們從小就這樣學,這是最狗屁不通的打擊觀念。這樣不是不好,接近80% 的變化球都是走外角,即使是美國大聯盟的投手教練,也會要求投手投進九宮格七號的位置,特別是面對完全不熟悉的強打者。反推回來,美國大聯盟的打擊教練怎麼教打外角球,用力揮、用力打啊! 推打人家當成是額外的能力,附加的,不是主要!
大家應該有同感,交通警察看到紅線違停開單拖吊,只是維持一時順暢,絕對不會讓交通變好。告訴各位,台灣目前檯面上任何一位強打者碰到國際賽的強投是沒有辦法應付的,只是把事實說出來。這幾年看國際賽就是差不多的感覺,碰到強投,特別是不熟悉的球路,只會用碰的,偷機取巧,這樣是不會有大作為的。總之,內角拉、外角推就是個狗屁不通的道理。請不要問那外角球要怎麼打,就是上面說的,交通警察只會紅線開單拖吊而已。
投手的部分有好一點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徐若熙、古林睿陽很強好好沒錯,但那是對同齡層有用而已,真的碰到高強度的國際賽,你以為日本隊派出的打者有機會讓古林16上16下嗎? 不要說美國,像徐若熙、古林這樣的投手,在日本職棒每個隊大概都有5-10人。
以上,就當是鄉民、鍵盤總教練的言論。真希望有一天像郭台銘那樣有錢,自己搞一個少棒聯盟比賽,自己定規則,比賽中五支以上的推打安打全部算出局。也許真有這麼一天時,台灣小孩子的打擊才有真正的大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