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1/3賽季 ,全壘打王才5支能看嗎?照這樣看今年打15支應該就是全壘打王了每隊的全壘打都不到出場數的一半,甚至只有1/3 1/4 換回正常球就不會打了只會打小球 ,打個一壘安打 開心的手舞表演,觸擊成功搞得跟全壘打一樣全隊擊掌慶賀,只差沒出來列隊
我只記得,幾年前甚至有某些球員說:為何不承認打者進步?從巴塞隆納奧運開始看棒球,從早期只有某幾位實力較突出的打者,可以結實的打擊到球心(不管有無開放職業球員參賽)。到現在越來越多打者可以確實的打擊到球心。台灣的打者確實是有進步的,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真的有進步到這種程度?連2年4成打擊率?每一隊幾乎場場比賽都有全壘打?回歸本題,"為何不承認投手進步?"
aarrbb wrote:回歸本題,"為何不承認投手進步?" 啊..........也進步太大了吧陳俊秀 彈力球時代年平均20發全壘打 去年剩7發 ,今年出賽34場148打席 全壘打 0 今年預測2發林泓育 彈力球時代年平均20發全壘打 去年剩14發 ,今年出賽35場139打席 全壘打 1,今 年預測3發詹子賢 彈力球時代年平均26發全壘打 去年剩10發 ,今年出賽39場142打席 全壘打 1,今 年預測3發林益全 彈力球時代年平均18發全壘打 去年剩11發 ,今年出賽24場81打席 全壘打 0 ,今年預測1發
IPKISS333 wrote:不走後門......(恕刪) 台美今年都一個樣啦....看看去年MLB超過30轟的,今年有多少到現在還GG的除了法官一個人破20支外,其他超出10支的寥寥可數照你的說法,台美一起換彈力球不更好
1. 其實建議採用WBSC國際比賽規格用球,中職票房很吃國際比賽成績,平時就習慣使用不需賽前適應,不用去管球的大小縫線彈性係數之類問題,不會再有彈力球爭議,事情會簡單很多,2. 日職今年出現較多無安打比賽也被提出討論,似乎變成投手聯盟,大王習慣彈力球到日職變小玉,偏偏打不彈球的安打王秋山翔吾到美職也很掙扎,不同層級還是得看如何適應,就算日職再怎麼不彈球投手聯盟,全壘打王每年還能有30以上,中職球隊較少對戰次數多,對投手更熟悉,等看中職那些“強打者”如何調整改變,身體趕不上期待的結果,或許只能更加強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