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年度總數比例來比較全壘打的能力

就是年度個人全壘打佔總數的比例
如果當年6隊 乘以1.5, 7隊乘以7/4

1990 鷹俠9.89% 18/ 182
1992 林仲秋 7.64% 24/314
1993 哥雅 9.4% 20/319 六隊
1994坎沙諾 9.87% 25/380 六隊
1996鷹俠 9.79% 31/475 六隊
1997羅德 9.84% 27/480 七隊
1998怪力男 14.24% 31/381 七隊
2000 林仲秋 8.57% 15/175 (最少支數的全壘打王)
2002 陳文賓 10.24% 26/254
2003 張泰山 14.09% 28/298 六隊
2007 布雷 11.51% 33/430 六隊
2010 林智勝 13.21% 21/159 (史上量產平均每場HR最低)
2014高國輝 8.61% 18/209
2015 高國輝 9.09% 39/429
2016 高國輝 5.64% 34/603
2020 林安可 5.95% 20/336
2020-07-27 10:36 發佈
張泰山.林智勝真懷念阿
這種紀錄可以看得出,
聯盟全壘打量產率高,年度全壘打王佔總數比就偏低
聯盟全壘打量產率低,年度全壘打王佔總數比就偏高
wisin0711 wrote:
就是年度個人全壘打佔...(恕刪)

怎麼有些年度的全壘打王紀錄沒有列出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