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櫻990一直都很"彈"~

部分媒體&鄉民覺得彈性係數在標準範圍內的高標就是"彈"

再次google一下990以前的彈性係數

其實華櫻990一直都在高標內
球根本也沒換過不是嗎?
我醉了嗎?

可以別再護航投手了嗎?

- - - - - -

中職換回用球 投手又愛又怕

2011年 03月07日【俞聖律╱台中報導】

中華職棒又換新的比賽用球(見圖),從美津濃又換回本土品牌華櫻,中華職棒賽
務部主任王惠民表示:「去年底公開招標,美津濃未參加,只有華櫻1家廠商,
最後價錢與去年美津濃一樣。」

去年上半季美津濃為中華職棒21年量身打造型號為MB210的比賽用球,結果被選
手抱怨易變形、飛不遠,下半季美津濃為挽回商譽,主動更換為國際賽用球、成
本也較高的M150,成本自行吸收,今年中職再換成去年之前使用的華櫻990。

前天官辦熱身賽開打,這顆印有建國百年的新球也正式登場,首戰牛隊先發林英
傑說:「前幾年就是這個球,握起來很習慣,主要是它夠硬、不易變形,不像去
年常常要換球,只是打起來真的飛很遠。」林英傑說,比賽用球常常換,一會對
投手有利,一會又對打者有利,每年都要適應容易造成困擾,最好能固定下來。

棒總與中職比賽用球彈性係數
單位╱彈性係數規定
國際棒總:0.514~0.578
中華職棒:0.560±0.02(0.540~0.580)
註1:中華職棒今年用球華櫻990過去測試彈性係數為0.571。
註2:日職過去各主場可自行使用NPB認定標準內不同廠牌用球,今年則統一用球。
註3:美國大聯盟統一使用Rawlings用球。

來源: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230101/IssueID/20110307
2017-03-31 17: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華櫻 990
Amk兄

如我私訊跟你講的

中職受權的檢測單位跟本就沒公信力

你以科學看這些數據都可以

但提供數據的我很不以為然

再這前題下我個人就不是很在意中職官方數據

如我去年講的 北體那個妍究人員說差0點多少 最後會差十幾公尺 你把外野縮十公尺看看 球場不就變超小 不去想他哪裡看到這算法的 但他確對媒體講這個 可見專業程度就大問號 這種單位給的數據我是覺得要給他質疑

ilikepizza wrote:
中職受權的檢測單位跟本就沒公信力...(恕刪)


據了解
台灣只有北體在做棒球測試
拿去SGS他們也是委托北體
他們是follow MLB 的 ASTM 國際標準測試
其實ASTM的COR測試很簡單
不是太復雜
只需要有恆溫機,投球機,光速框,就可以測了
這些北體都有 (上次採訪有看到)

況且
之前一直都是北體在測試
同一個地方, 同設備出來的數據不會差太遠

2011前 華櫻990就早以是0.57x

北體那個妍究人員說差0點多少 最後會差十幾公尺
那我就不知道他是怎麼計算的
跟UMass算的差很多

AMK wrote:
部分媒體&鄉民覺得彈性係數在標準範圍內的高標就是"彈"

再次google一下990以前的彈性係數

其實華櫻990一直都在高標內
球根本也沒換過不是嗎?
我醉了嗎?

可以別再護航投手了嗎?

真的 以前也用同一顆就沒那麼會轟

打者進步速度高過投手

加上隊伍太少~打者經常面對同一個投手球路容易熟悉

裁判的好球帶大小

都讓中職變成打者環境

單一彈力球說法早就沒什麼參考價值了

怎麼總是有人一直以為自己是什麼先知 還一堆人跟著敲碗

AMK wrote:
據了解台灣只有北體...(恕刪)


閒聊一下

北體所有測試器材

如果有校正的

都是拿去SGS校正

當年北體搞PU跑道也測 要搞ISO

也是請SGS來幫忙

請SGS 這就是我們納稅人的錢了

然後搞出個規範

廠商拿去側

賺到的錢 他們總麼用我就不知道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