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了兩天的文。。
心情沉澱一下了。。
現在這樣的局面就放下了吧。。
事情都結束了。。怪死選手教練也沒用了
只會增加傷痕而以。。
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各位球迷又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大家理性的來討論一下吧。。
我先說說我的看法。。
台灣是否依然還繼續活在王建民的威能之中呢??
想當年從二郭一莊再加小郭。。中堅年代。。王建民。。小小郭。。小曹等。。
就算在中職。。黃平洋。。陳義信。。等。。台灣真是個出產不錯投手的搖籃地
不過卻也為了成績浩損了不少投手的運動生命。。(這是那個美好投手年代最該改進的地方)
我們就算打擊不算真的很出色。。
但成續卻讓人相信我們的國家隊。。
現在的投手呢??
我們真的要承認。。那些傳說級投手以經走入歷史了
說實在的。。個人認為這次的打掔跟過往比起來真的不差了。。野手有進步了。。
但投手呢??這幾年下來投手斷層好大。。
雖然還是有些希望。。比如曾仁和。。王維中。。胡智為一些旅外的投手。。
宋家豪跟宋文華也是新一代的希望。。當然他們還會更強。。
那現在呢。。我們這次的投手失分實在是太大了。。失分的幅度大到連
打掔進步卻還追不回來。。而且很多都一開始就被巨大的拉開。。
真的打的很辛苦。。一開賽士氣就被打到骨折了
而且長年下來一直仰靠旅外選手。。而旅外的無法參加因素是很大的
不管球團保護。。自身意願。。國家榮耀與自身未來。。等因素都是個衝突
卻是長年被寄望最深的。。這也是個巨大的矛盾處。。
就這次而言。。好像也壓錯寶了。。把勝負一同也賭在旅外選手上了。。
亮點卻是一次又一次的把比賽咬緊的國內中職投手。。
中職應該要趕緊培養一些國內的強力投手。。
而希望台灣國球更好的球迷應該要在繼續進場看中職讓中職有信心在培養更多優秀的選手才對。。
不要只希望國家隊強。。但背後又嫌他爛不支持他們。。
這樣也別再寄望會有多強的國家隊了。。
全民都動起來在造強力的國家隊吧。。這才是正解
另外。。比賽的細膩度也要增強。。教練團反應要夠快也是重點啦。。這點這次真的很痛。。
短打是不是要多多練習一下。。才不會該用時還怕用不好~~
要贏球不是只能靠安打和全壘打才能贏。。
壓迫。。心理戰。。造成對方失誤也是決勝的機會啊~~
台灣選手這幾次看下來心理層面的心理素質真的離那些棒球強國還差上一段水準。。
我們的技術。。可以不如人。。但減少失誤和關鍵時刻的非常判斷。。
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空間
好了各人建言到此為止。。其它的給各位先進發揮~~
今年小弟我最少看十場中職。。
少棒 青少棒 青棒 成棒 乙組甲組職棒 等,有出路自然有人打。
靠自己,靠本土,不靠旅美~
吳志揚認為,這屆硬要說有什麼的失誤的話,這幾年來,尤其投手訓練培養上可能有缺失,
(好的投手太快去國外發展)
哪有會長也覺得自家投手不好,都是小聯盟沒回來打的錯
其實 應該是 投手訓練培養有缺失 ---------因此 好的投手才會早早去國外發展
現狀 (大家都想撿現成的 )------吵過後 還是一樣 (沒人想培養 本土 投手)
(現成的 ) 別人也不會 笨到 要毀掉自己的前途
沒有完善 的 整套配套措施 ----- 就要別人 當砲灰 想法其實很棒
職棒原本就是一個商業活動, 並不是一個愛國運動.
職業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有限,搞不好一場比賽受傷就害他可能一季就報銷。請問又算誰的?
職業生命是自已的,協會只是個靠你們賺錢卻連湯都不願分一口的組織。各級政府 總統 或 地方首長 都有任期制
棒協秘書長 ------那個位置 沒有任期制 也不是民選 沒有民意基礎 萬年秘書長 坐了10幾年有了 (永遠沒換人 都是 林宗成)
(這些 體育 協會 和 政治 也扯上關係)
中職之前 會長 (趙守博) -----是政治人物 根本不是體育正科班出身 和體育無淵源
協會 都是 一些 不是體育出身的 不是真正懂體育的人 在做的 ----不知國外日本韓國 美國 有沒有類似狀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