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tsz wrote:台灣這幾年都沒有可...(恕刪) 高中時期頂尖投手早被請到美日甚至中國打棒球了.....留下的可想而知......呆丸低薪的悲哀呀.........拿香蕉當然只請得起猴子......PS. 別再拿你我納稅人養那群廢協會了啦!!!!啥戰略考察報告呀?!吃屎嗎?! 一點屁用也沒有!!!!!七百多萬還來啦!!!!!!
aaatsz wrote:台灣這幾年都沒有可以...(恕刪) 其實要給年輕人機會出頭像王建民是某年奧運開始投出名氣的(我記得他當時還在3A)蔡仲南也是中日一戰成名(雖然在當時國內已經算有點名氣)其他族繁不及備載這次看到幾個年輕的也是投的不錯啊另外就是青棒時候強投不要操過頭就好了好幾年前,青棒大殺四方投手好幾位,操一操操壞了現在不是變野手就是打業餘去了還有盡量不要用旅日五年以內的投手他們一過去就會被日本球隊調整沒有幾年的穩定成績其實狀況起伏真的很大
高中部打鋁棒難有大投手可能酸民又要說現在高中生球速很快所以乾脆改成球速聯盟好了投手以後就專門丟九宮格看誰球速快誰比較多分養成階段不是只有球速打者對抗的磨練也是很重要尤其球速是長遠的 有球速的都被國外挑走那我們很愛操年輕投手的老式思維 當然還是希望一堆20歲左右又能有壓制力的投手阿如同洪一中講的這是篩選 人是水果 不好的要篩選 不行代表你素質差所以高中鋁棒下能生存的投手 就有機會成為20幾歲國際賽能用的大投手也就是臺灣隊最愛的奇兵戰術(我好矛盾)
aaatsz wrote:台灣這幾年都沒有可...(恕刪) 其實跟台灣棒球體制的改變有關,也許我說的不一定正確,以前台灣是重點培養棒球選手,就是棒球重點學校會招募各校好手,專門訓練,整體戰力完整。每天就是練球,當然功課是奇爛無比,不過,我們三級棒球的基礎就是這時建立的,小球員如果受傷或沒打出成績,未來只能做一些出賣體力的工作。後來,打破這種制度,改為正常上課、正常的訓練,比較像社團活動,當然還是有些傳統棒球名校,只是球隊不能只訓練不上課,各校可能部有幾個選手優秀,但整體戰力不完整,小球員考量未來生涯發展,就僅在學生時代玩玩,不敢全然的將人生賭在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