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年33,是這兩年才開始關看CPBL職棒,最喜歡看中信對上桃猿或義大,但小弟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歷年來台灣職棒的總教練不是補手就是投手?很多打擊率不錯的選手或其他選手只能擔任投手教練或打擊教練?小弟材淺,請前輩們分享看法.....謝謝!
兄弟-吳復連-投手
桃猿-洪一中-補手
義大-葉軍璋-補手
統一-郭泰源-投手
simon945168 wrote:
其實捕手還有一個任...(恕刪)
嗯
捕手是場上的指揮官
只有捕手可以看到全場
所以退役後,自然就容易是教練的人選
不過野手擔任總教練的也很多
如林易增、陳瑞振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該總教練在球員時期是怎麼樣的風格,那他帶的球隊也會變為那樣的風格
林易增不用多說了,就是盜盜盜,常常打一些小球,利用速度壓迫對手
陳瑞振球員時期拿過多次金手套,所以他執教期間的兄弟就是防守野球,不求大砲(其實也沒大砲...),贏一兩分就是贏了
蔣智賢事件被洗版也沒關係,以多年職棒經歷,明知會被罵,還做出那樣決定其實不容易,
不過如果今年當國家隊總教練,猜測兄弟球員可能會有意見

棒球是機率的比賽,捕手出身或許有視野角度的觀點優勢,選擇與判斷決定能力才是重點,背後的團隊可能也很重要,有些運氣好,可能是大量分析與思考的結果,
但球員表現才是重點,總教練再厲害也沒用,
統一正在世代交替難以翻身,如果郭泰源有跟兄弟一樣或呂文生時期陣容會如何 ?
只能說郭泰源的運勢差了些,偏偏又是國家隊的總教練,
至於國家隊的總教練,眾目睽睽之下,只要一有閃失,或不如人意,就是喊罵喊打,變成全民公敵,
或許i-voting才最適合當國家隊總教練 !!

好的選手未來不一定是好的教練
好的教練曾經不一定是好的選手
至於為何中職目前四隊總教練是投手和捕手?
(謎之音..吳復連:我是黃金二壘手啊!)
應該是因緣際會吧!
就剛好投手和捕手先退下卡位總教練
所以優秀的野手還佔不到缺啊!
再過幾年應該或許就會出現:鋒總、恰總...之類的吧!
順便利用網路資料印證一下上面的論述
目前中職有三連霸球隊的總教練其選手時期和執教的成績
兄弟象第一次三連霸總教練
森下正夫(野手)
日職選手15年 打擊率:0.256 HR:50 打點:453
中職執教 1年 勝:51 負:35 勝率:0.593
山根俊英(投手)
日職選手8年 勝:30 負:30 防禦率:0.292
中職執教3年 勝:280 負:164 勝率:0.596
味全龍-徐生明(投手)
沒打過職棒,但球員時期會投「蝴蝶球」的應該也是號人物吧!
中職執教14年 勝:610 負:588 勝率:0.509
台灣大執教3年 勝:105 負:108 勝率:0.493
兄弟象第二次三連霸總教練-林易增(野手)
盜壘王五連霸、連續安打場次三十一場(紀錄去年才被破)
中職選手12年 打擊率:0.277 HR:23 打點:243 盜壘:290
中職執教5年 勝:259 負:190 勝率:0.577
統一獅-呂文生(野手)
中職選手9年 打擊率:0.212 HR:1 打點:90
中職執教5年 勝:280 負:220 勝率:0.560
看完這網路上找到的資料
這些總教練當選手時的成績除了林易增的紀錄可看之外
其他人真的很普通
的確更加深「好教練但不一定是好選手」的印象
(謎之音..所以我們才轉行去當教練啊!)
呵呵!
可惜今年Lamigo無緣三連霸
不然洪一中總教練的紀錄或許會讓這樣本更多元與完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