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的3個疑問

請問
1 棒協是官方還是民間組織
2 棒協是如何組成,是任何人都可加入或要有棒球背景
3 棒協的經費來源

2016-10-09 14:52 發佈

我是真心的 wrote:
請問1 棒協是官方還...(恕刪)


1. 民間組織,所有體育協會都屬民間組織。
2. 加入要經過棒協內部審查,與有沒有棒球背景無關。
3. 體育署補助,民間或企業募款,廠商贊助。
我是真心的 wrote:
請問1 棒協是官方還...(恕刪)


只回答1

各種運動協會都屬民間組織。
但是,我個人觀察的感覺,這些什麼棒協、網協、羽協、桌協等等的協會,應該都是政府找人登記成立的,幫政府執行體育方面的業務,基本上就是體育署的下屬單位,所以常常一個鼻孔出氣,即便協會做得再差,體育署依然挺協會,因為是自己人。
我可以回答你


台灣所有協會都是人民團體

所以不是政府的



都有拿政府補助

比方說運彩盈餘分享 這批錢就拿去搞一個潛力選手培訓 從2011 2012年就開始 就是為了世大運

當然還有其他補助

民間也有很多人捐錢

棒協是國內最大協會

資金一年三百萬美金一定跑不掉

你看一個比賽出國那麼多人 一定都100萬起跳 且我知道幾乎同一個等級都出去三對 比方說青棒最強的去大比賽 媒體會報 其他次等的也出個兩隊 去打次級的 不然就軟式的 媒體就沒甚麼要報

你看常常有人種樂透 就說要捐錢給東部的

棒球真的在台灣受到最多關注 資源

所以當你聽一個棒球相關人士抱怨不管是資源太少 體制不好

其他項目的聽了都很肚爛 因為棒球真的過得很爽

最後我還要強調

這些體育協會

都會得到國際奧會認可 這樣國內政府才比較拿得到錢

不管甚麼運動項目 國際都有個最大組織 棒球就是國際棒總

那國際棒總要跟台灣溝通 唯一橋樑就是棒協 棒協是國際棒總 國際奧會唯一認可 (想像一下 如果一堆協會自稱棒球 那一定大亂)

所以經典賽雖然是大聯盟主辦 但也是IBAF認可 當然是跟各國協會協調 如果各國協會願意把權力釋放出來那是他們的事情 中華棒協不要 你也無法可管 你想像一下 萬一今天台灣還是兩聯盟 如果是找職業聯盟直接溝通不是會有一方會大抗議

最後 棒協讓人肚爛 但都是那些掌權的人

棒協辦公室小小的 裡面也才幾個人上班 你想像一年至少一億資金流動 想必業務忙死 每個人都是拿熱情奉獻給棒球 看到棒協的人可以建議 不用罵 罵也沒用 因為掌權的不會出現在你面前給你罵
還有一點我沒講到

就是會長

體育界 會長就是找錢 秘書長做事

會長找不到錢時 就會換人

不然吵架時候 也會換人 比方說會長跟秘書長吵架 最後會長不玩了 連印章都不借你用

國內會長黑白兩道都有

所以那種比較黑的怎麼找錢的?

還有多多少少會有點政治 但這裡版規不能討論 我就不多說 只是台灣真的很小 甚麼事情一定都跟政治有關係

會長有甚麼好處?

第一 漂白

你掛個體育會長頭銜 就比較健康

第二

增加名望

有錢人常常可以出國沒有錯 但只是個路人甲 會長出國卻是掛協會名 出國開會多風光 又可認識更多人 增加自己生意上機會 不然就是自己的政治目的 你想想比方說你棒球好了 如果會長要跟 可能就會掛領隊 跟這些小球員在國外合照 放在辦公室 客人來就可以說自己多關懷社會

第三

想要當跳板

有錢人愛打高爾夫 很多會長其實心裡都是想去高爾夫 或者其他熱門協會 比方說棒球好了 今天我可能去某某協會當 想說更有機會跳到這些協會
所以...是誰培養的...就有資格拿到這個人未來創造的所有收益?

樓上大大的說法是這樣對吧?

那麼學校(棒協)和教育部(體育署)把一個小孩子教育到大學甚至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那這個小孩出社會後替公司到國外執行業務賺到一大筆錢

這筆錢還是要歸學校囉?

現在任何協會都只是一個國內體育界和世界體育界的窗口

三級棒球也是體育署"委由"棒協代為統籌規劃...真正的權責並不是棒協天生所有

而國內體育協會權責混肴亂象頻傳...

如果能藉機將體育協會的權責導正到幕後輔助的地位

那才能真正有效率的發展體育運動!

而不是現在選手除了準備自己的比賽外~還得擔心協會的某些肥貓會因為自身利益而突然陰了自己!

另外...台積電.聯電....一大堆大公司現在也在享受企業優待阿...別跟我們說他們也是國營企業

怎麼?

這些民營企業可以拿補助...職業棒球隊就不能拿??
中職 棒協

兩個我都肚爛

就這樣

兩邊都不清高

兩邊也合作過啊

當年兩邊達成默契不選那魯灣的

那魯灣再爛 也能挑兩三個有國家水準的吧

謝佳賢如果早幾年挑

搞不好多幾面牌

至於開版的問的金費

我相信大家也有看到核銷的新聞

大家想想 台灣到底哪一個地方核銷是清高完美的?

出了問題 最後一定都拿得出一單據

不就是台灣普遍現象??

這時就能看出一個協會會計跟秘書長的能力了
大破方能大立,沒有什麼規矩不能改變,也沒有什麼機構不能淘汰。建議各單項協會改為工會(公會)團體,由選手自行選擇喜歡的公會,一般國內外參賽事務由公會處理。至於類似奧運等級的大比賽,則由政府常設機構或任務編組選拔選手及處理參賽事宜。公會間若能良性競爭,必能帶動體育環境發展和運動成績提升。
樓上的

不可能

協會模式不是台灣發明的

是全世界都這樣玩

遵循奧會的發展 一個一個走向這種模式

你要自己搞一套

國際總部不會鳥你 政府因為你沒有奧會認可 也不會撥錢給你

目前飛鏢就是這樣 真正的飛鏢協會 有奧會標誌(雖然不是奧運項目 但奧會認可就會有標誌 有資源)

另外一個團體 馮勝賢當主席的 沒有認可 發展就比較難 假如飛鏢哪天成為奧運項目 奧會永遠不會找馮勝賢這批人

世界體育就是這樣玩
洗洗睡

這些東西,不是一般人可以管的

就算你知道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也不能怎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