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事規定
1.採用指定打擊制。
2.若比賽進行完12局後仍不分勝負,則從第13局起採取突破僵局制,無人出局即讓前兩棒打者直接站上一、二壘。
3.兩隊若於五局差距達15分,或於七局差距達10分,則可由主審裁定提前結束比賽。
4.第一輪投手一場最多用球數為65球,第二輪為80球,準決賽和決賽為95球。若投手在面對該打者中時達到限制用球數,則可完成此次打席後下場。
5.隊伍需在賽前預告先發投手。
6.若全壘打球有爭議,可由電視轉播輔助判決。
7.若分組戰績相同,則依序由勝負關係、對戰優質率1、自責分率2、團隊打擊率、擲銅板決定。
8.投手投滿50球以上,必須強制休息4天,投滿30球以上則必須休息1天。而連續兩天出賽雖均未滿30球,也必須休息1天。
1此處的計算公式為(所比較隊伍的得分÷總進攻局數)−(所比較隊伍的失分÷總守備局數)
2此處的計算公式為(所比較隊伍的責任得分÷總進攻局數)−(所比較隊伍的責任失分÷總守備局數)

郭泰源,台灣台南市人,外號「小郭」,1962年03月20日生,為台灣知名棒球選手,在國中時期受三哥郭義煌影響加入校隊打棒球,早年曾多次入選中華青棒代表隊國手。1981年加入合作金庫棒球隊,開始嶄露頭角,在第十二屆亞洲棒球錦標賽對韓國隊一役,首次投出時速154公里的快速球,連投十七局無失分,引起棒球界注意。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表演賽預賽中美之戰時,郭泰源以超高時速158公里的快速球一戰成名,幫中華隊拿下銅牌,隨後引發美日職棒的搶人大戰。
評語
西三雄:「他的快速球會使打者眼花撩亂。」(1980.8,西武獅隊球探。)
長嶋茂雄:「有男兒風味的投手!我的評語是接近滿分!」
荒井幸雄:「我第一次碰到這麼快的球,壓迫感很大,不知道該如何去揮棒。」(1984,洛杉磯奧運日本代表隊打者。)
澤田幸夫:「巨人隊開出這麼高的價碼,是要擊敗圍繞在洛杉磯道奇球場的其他日本職業隊球探,爭取到郭泰源。」(1984.8,巨人隊球探。讀賣巨人隊開出一億五千萬日希望網羅。)
中上:「郭泰源投出的直球之快、曲球變化角度的銳利,實在是世上罕有的投手奇才,他的表現令現場的五萬二千三百十九位觀眾,看得如癡如醉。」(1984.8。1984年洛杉磯奧運)
吉普波吉特:「道奇要他!」(1984.8,道奇隊球探。1984年洛杉磯奧運)
坂井保之:「拿到台灣最重要的寶物,感覺責任很大。」(1984,西武獅隊代表。正式加盟西武。)
高田繁:「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手腳力量全用上,也打不到他的球。」(1985.6.4,時任火腿隊總教練。對火腿隊投出無安打比賽賽後。)
古屋英夫:「我們都被Kaku給賣了。」(1985.6.4,時任火腿隊主力打者。對火腿隊投出無安打比賽賽後。)
齋田忠利:「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球飛進好球帶的位置,跟我的眼光一樣!」(日本職棒裁判。)
東尾修:「他是一個可怕的投手。」(西武獅隊名投手、總教練)
王榮成:「看球從他手中飛出,我開始懷疑我投的是不是快速球?」(長榮中學時期兩人同為主戰投手。)
日本職棒大洋隊:「郭泰源!台灣的江川(江川卓)!」
吳祥木:「到洛杉磯去創造一個奇蹟吧!」
落合博滿:「野茂(野茂英雄)的直球跟個屁一樣,我覺得真正厲害的是郭泰源,這個真正覺得怎麼都打不到。」
郭總:盡全力完成任務!不知道結果會怎樣,也無法預測,但會盡最大力量,為棒球做些事情,「我回台的初衷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