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這篇文主要不是為了替郭嚴文平反或黑蔣智賢, 畢竟這個play在我的觀點不是中華輸波多黎各的主因(我認為4局下的捕逸才是主因, 不過好像只有我這樣想
). 為了這個守備我這禮拜花了一些時間在拜谷歌大神, 也確實得到了不少收穫, 所以就把它分享出來釐清針對內野守備處理觸擊一些概念.要平反郭嚴文或黑蔣智賢的人歡迎引用

先上結論懶人包:
1. 在這個守備陣勢下, 郭嚴文不可能補錯壘包
2. 蔣智賢絕對有錯.
=============================<正文分隔線>==============================
在禮拜天對波多黎各之戰後, 不少言論紛紛出現, 比較常見的大概是兩種:
球點出去以後, 當然是看球往那邊滾來決定一三壘手誰衝誰退以及二遊補哪個壘包.
以及
處理觸擊時, 一三壘手往前衝, 二壘手補一壘, 游擊手補三壘, 這是基本.
很不幸的, 這兩種說法都有問題, 兩者之間甚至還有衝突. 首先針對第一種說法, 內野守備要看球落點才動的話一定來不及. 如果這論點成立的話那要如何解釋下圖?

球打出去再過去cover就好了啊, 何必擺成這樣? 而且整場都站一般防守位置就好, 根本不需要看壘上有沒有人來移防. 那要是說因為觸擊滾得慢所以有時間看, 那守備等著被酸民批 "放空", "恍神", "逛大街"....等. 球滾得慢不代表打者跟跑者會跟著慢跑, 球滾得慢所以球離防守員比較遠, 防守員更要快往前處理球, 不然很有可能一個壘包都抓不到. 還不明白的話, 偷點總聽過吧? 這論點成立的話偷點成內野安打的機會幾乎是零.
第二種說法就明顯合理多了, 這麼簡單的play連我們的高中生都可以執行得很漂亮(這段影片最近被瀏覽的次數大概暴增吧
)這個play還真的很有名, 它叫 Wheel Play, 用途是二壘或一二壘有人打者擺短棒, 防守方要殺三壘的時候. 除了看Wiki 的介紹之外, 我在另一棟樓分享過的一個網站講得更詳細(QCBaseball). 來看看這裡對投手任務的講解:
PITCHER
Both the first and third baseman will be charging, so you will charge straight in from the mound. The key here is the shortstop. As you come set look back to second, the shortstop will fake a pick towards second and then break to third base, once the shortstop clears the runner on his way to third, pitch the ball.
簡單翻譯就是, 一壘手跟三壘手都會往前衝, 所以你要從正面衝下丘. 關鍵點在於游擊手, 你進入投球準備動作的時候他會假裝進二壘牽制, 然後往三壘衝. 等游擊手往三壘跑超過跑者你就把球投出.
Wikipedia 裡的字眼也是類似:
The play begins with the shortstop breaking to cover third base.
(戰術由游擊手衝向三壘時啟動)
再回頭看東石高中的影片, 投手先緊盯著SS

游擊手往三壘移動, 投手看到了才投球

執行得非常漂亮也得到了預設的結果. 那麼嘟嘟投球的時候郭嚴文在什麼地方呢?

球已經快出手了他很明顯不在往三壘的路上. 這個戰術要求游擊手先跑是有原因的, 游擊手必須靠近二壘跑者讓他不敢離壘過遠來增加戰術成功率. 那麼游擊手勢必會比較接近二壘, 在跟跑者差不多的地方差不多時間起跑然後要求他跑贏很多, 多到能站定位轉身接球(還有可能要觸殺)那乾脆叫他瞬間移動過去好了.
游擊手身為戰術發動者如果沒往三壘跑就表示中華隊當時叫得不是Wheel Play, 這也就是郭嚴文一定沒有補錯壘包的理由. 萬一當時真的是叫這個play 那就是嘟嘟出包. 游擊手沒衝的理由可能是二壘跑者離太遠, 這個時候假牽制要變真牽制而不是把球投出, 那我們可能會看到高志綱在本壘氣到吐血(大概也沒力去指三壘了
).最後來到蔣智賢一定錯的原因.
蔣智賢:
12局下林智勝告訴大家一個一個解決,我心想要早一點出來接球傳一壘,就跑出來接球。
嗯... 全隊都要殺三壘, 對方大概也預期我們要殺三壘, 球評認為要殺三壘, 現場觀眾都認為該抓三壘, 看轉播的所有球迷都說殺三壘是對的. 就你一個人要抓一壘, 你不錯誰錯?
能把一個一個解決理解成先抓一壘也真是個人才, 然後還想把隊上打最好的隊長拖下水
. 家長們, 孩子的教育真的不能等啊! 不要迷信雙語幼稚園/小學, 中文千萬要學好....文的結尾讓我們再看一次高志綱堅定而決絕的指向三壘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