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職棒數據參考就好,有一種專打爛投手,數據很好很高打順風球的,像林異全,張泰山、陳致遠、高國慶⋯這類比較會得打點王,但國際賽遇到洋投快速球就沒折。這類以土砲居多。
另一類是看到快速球或變化球都眼眼一亮,速度愈快愈Hi,経典人物就是陳金峰,名言:球來就打。另幾個大家一定很認同,火哥不怕變化球,恰恰、高國輝、胡金龍、陽岱剛、高志剛,都是比賽形人物,而且這類以旅外回台為主,當然也有例外。但是另一個關鍵所在我認為是教育出來的態度,雖然我是獅迷,但我真的看到恰恰和火哥的打球態度就像鈴木一郎一樣,贏很多分跟輸很多分跟領先一分都一樣積極跑疊,積極進攻。這才是中華職棒所欠缺的教育。昨天還是有球員滾地球或高飛球,先站在原地慢慢跑,結果是安打才衝刺,大家看看就知道水平了。短期賽積極多得一分就可能造成對手壓力。其實投手戰力也是一樣,對付洋砲還是要以旅美為主,林伯佑和陳鴻文在中職好像差不多,國際賽事就立桿見影,除非在中職一等一的控球形投手如潘威倫,不然其他都是2好球後,無法用第三種武器變化球或150公里以上速球解決打者,然後等著被安打或被連續界外幺到4壞保送,沒有一個致勝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