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人王,制度跟教練團

去年許基宏出賽21打席77
今年王柏融出賽29打席122

去年許基宏打席數未滿規定所以今年還能再次爭奪新人王
今年王柏融打席數超過所以明年無法再爭奪




王柏融表示,新人王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說不遺憾是騙人的」,也希望制度能有所修正,「不然對季中加入的選手有點不公平」。

同樣中途加入
也都是即戰力
教練團是否該考量到球員的打席數
繼可以達到今年的參選又可考量明年的爭奪

是制度的問題要改還是教練團本身的問題
2015-11-05 9:33 發佈
郭阜林也有類似情況,
出賽 33場,打席 124,打擊率 0.248,打半季已經有7支全壘打,
打擊率低些,新人全壘打數應該只輸王柏融的9支,
過93打席,明年新人王一樣無望,

因為王柏融太受注目了,否則郭阜林的成績,其實並不難看,明年似乎也可期待,

這個制度確實有必要修改;教練要顧及的是球隊的勝負而非球員個人的利益.
我是象迷,但我真的認為王柏融是個非常不錯的球員~

根據中職規定,新人打者第一年打席數超過93打席或是投手超過30局就不符隔年再入選的條件;這是從1990年中華職棒草創時期(當時一年只打90場)整年打席換算下來1/3平均就是93打席.但因為時代變遷加上現在總共打120場比賽...以等比例換算下來應該要124打席才算是合理.

也許聯盟可以弄個王柏融條款將這個不合理的制度做修改,其實柏融的表現在我看來也絕對是個新人王~
((這是一個資深象迷發自內心的想法-小弟從職棒3年就開始看球了))
angela000217 wrote:
去年許基宏出賽21打...(恕刪)


雖然說我不喜歡兄弟但還是要幫許說句公道話,
許是整年成績,王是一個半月〈不含總冠軍賽期間〉成績,
用那個成績來評定新人王對選手比較公平?

angela000217 wrote:
是制度的問題要改還是教練團本身的問題


制度有問題,但大家都是在同個制度之下。

教練團本身問題才最大....

Lamigo下半季沒有戰績壓力,在兵多將廣之下,偏偏洪中一直要他上場。

當然,以一個職業球員而言,團隊成績重於個人獎項。

根本之道就是取消這莫名奇妙的季中選秀制。

全世界又不是只有台灣有高中生,卻搞了個神奇的季中選秀。
會有季中才選秀,下半季才打球的新秀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因為季前的新秀跟季中才加入的新秀立足點本來就不一樣
反正都分上下半球季了,不如連獎項也分上下半球季好了
一年當兩年打
d8859513 wrote:
許是整年成績,王是一個半月〈不含總冠軍賽期間〉成績

所以是因為許辛苦了一整年才讓他得新人王嗎?

中職有可能修改條款讓王明年繼續爭奪新人王嗎?(要不要參考王在本屆12強的表現呢?)
新人王...
如果可以選
說不定王比較想拿MVP!
阿湯哥 wrote:
所以是因為許辛苦了一...(恕刪)


您這是外行的說法!
一整年打下來關係到球員狀況的調整,身體疲勞的應對方法,對手熟悉你的程度,不是因為許打一整年而要慰勞他。對於王而言本身能力好無庸置疑加上吃飽飯足打一個半月且對手還不熟悉你,跟許比起來就是在不同起跑點上,因此相比之下由許拿獎不意外,再說許的成績是有多不堪到讓大家質疑?

備註:我獅迷。
鈴木一朗,大聯盟新人球季就風光拿下年度最有價值球員和新人王,
之後更連續10個球季創下200支安打以上的世界紀錄,
同時保有大聯盟單季最多的262支安打成績....

我想說的是:
當年和一朗同期進大聯盟的新人好衰喔~
這才是真的不公平!!!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