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各位,陸資幫我們養球隊有甚麼弊處?

這麼多年新聞看下來,
對企業而言,
養棒球隊唯一的好處就是打廣告,
扣除門票與周邊商品的收入,剩下的經營成本就是廣告費,
而這筆廣告費大約一年2000~3000萬,對大企業而言好像也不多。

對台灣而言,
只要企業養棒球隊數量夠多,就能提升棒球選手的素質,
面對國際賽事,要選表現佳的運動員出來組隊也比較簡單。

就意識形態而言,
我也不喜歡大陸插手台灣的體育活動,
但是反過來想,
陸資幫我們養球隊有甚麼弊處?
陸資又能從中做甚麼梗呢?

先得知陸資買了球隊之後能搞什麼花樣,
再來評估對台灣有甚麼負面衝擊,
這樣不是比較好?

只要法律規定球團的球員、教練群、其他相關作業者.......不得有大陸人,
但可以有其他國家的外籍球員,
那不就等於大陸在出資贊助台灣棒球了嗎?
而付出的代價縮小至僅讓陸資打廣告。

我目前想到的可能幣處是在重大國際賽事時,
陸資為了打壓台灣代表隊的實力,故意找藉口抓著強力球員不放。
2013-10-22 15:10 發佈
去研究看看"中超"的資方會搞什麼問題出來, 大概就知道陸資會有什麼問題出現了

eanck wrote:
這麼多年新聞看下來,...(恕刪)

看來台灣都沒人了,國球也要依賴陸資...
沒有甚麼敝處~~

只是對棒球沒有熱情,顯然也不容易賺錢
那買台灣球隊的動機是???



這是台灣人恐中的心態太嚴重

其實此時是利用中資的最好時機
因為,中國人5000千年來第一次這麼有錢
所以好大喜功,在併購標地物上,不在商言商
容易感情用事,很容易吃虧

更重要的,近幾年的中資在國際上大型併購極多
將來遇上了本土型金融風暴時
不就要忍痛自宮嘛
這時台灣業者,可以用超低價購回
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另外,台灣的職棒,應該與日本,韓國,甚至於中國
合組亞洲聯盟
把餅做大
日本的棒業近10年來流失人口眾多
韓國棒業也受足球影響
大家都遭受景氣影響
所以此時是合併的好時機

我對中國很反感
但認為兄弟賣給阿陸仔
並無不妥
美國NBA籃網
老闆都是俄羅斯人了

來買兄弟象
就像早期中共開軍機飛來台灣,自由中國
根本就是反共義士
他們拿錢來資助我們難賺行業,又沒有任何情報價值
廣告效益又差,台灣丁點人
就算台灣人都熟悉品牌,也不會買,聽到中國製就倒蛋,起碼百年才會改掉形象
那些錢不如搞他們那邊的足球隊,或去歐洲贊助足球隊
效益還比較好
陸資???

說真的

這個說法只是新聞炒出來的

我壓根就不相信陸資會對棒球產生興趣

商人無國界

所以全世界的商人都一樣

你要他們花大錢買奢侈品OK

你要他們買一隻永遠不可能會賺錢的球隊

不可能

在台灣搞職棒

真的是社會責任

你叫大陸人來台灣搞社會責任

該說別鬧了還是要清醒一點好

台灣能夠一年固定花一億報虧損的公司不是沒有

只是這些公司大部分

根本不需要打廣告拼曝光率

就代工王國阿

代著代著

就亡國拉

eanck wrote:
這麼多年新聞看下來,...(恕刪)


怕什麼!

真正會害台灣的人

還是本土台灣人啦

你喝的飲料 吃的米 用的油等

哪一項不已經是悄悄荼毒你幾十年了
弊處??
最大的弊處就是
大陸那十幾億人口裡面
沒有一個人心中有"棒球魂"

eanck wrote:
這麼多年新聞看下來,...(恕刪)

對我自己個人的角度來說,純粹就是仇共的心態
也許撇開這些成見,跨國企業經營也是不錯的
日本的羅德隊老闆原是韓國人後來入了日本籍,韓國的羅德就是他弟弟在經營的
所以有的人會說千葉羅德是韓資

但台灣的情況比較特殊吧,台灣人對中國持有偏見的人不少
加上目前中國對台灣在國際地位上也非常不友善
等到哪一天中國與台灣可以用平等的地位來互相看待時再說吧...

以我自己的立場來說,我不喜歡名義上有這樣的企業來成為我們職棒球團的母企業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