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新聞看下來,
對企業而言,
養棒球隊唯一的好處就是打廣告,
扣除門票與周邊商品的收入,剩下的經營成本就是廣告費,
而這筆廣告費大約一年2000~3000萬,對大企業而言好像也不多。
對台灣而言,
只要企業養棒球隊數量夠多,就能提升棒球選手的素質,
面對國際賽事,要選表現佳的運動員出來組隊也比較簡單。
就意識形態而言,
我也不喜歡大陸插手台灣的體育活動,
但是反過來想,
陸資幫我們養球隊有甚麼弊處?
陸資又能從中做甚麼梗呢?
先得知陸資買了球隊之後能搞什麼花樣,
再來評估對台灣有甚麼負面衝擊,
這樣不是比較好?
只要法律規定球團的球員、教練群、其他相關作業者.......不得有大陸人,
但可以有其他國家的外籍球員,
那不就等於大陸在出資贊助台灣棒球了嗎?
而付出的代價縮小至僅讓陸資打廣告。
我目前想到的可能幣處是在重大國際賽事時,
陸資為了打壓台灣代表隊的實力,故意找藉口抓著強力球員不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