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少棒,青少棒,青棒,台灣似乎只要認真打,加上當屆有出色的球員,就能有很好的成績。
但為何到了成棒,好像要擠進八強都很拼。
不嘴砲,單純求教,謝謝!!
在各三級棒球這些屬學生參賽的領域裡頭,許多棒球強國仍重於推廣學生棒球的文化交流,簡單來說叫"快樂打球交朋友"!相較於國內,無論任何賽事都當奧運在打!打進前三強剛好而已!!
雖然近幾年國內觀念已大有改善!但..仍有許多的進步空間!!只是..大環境(體制)不改變,要小朋友們快樂打球真的有難度!!
簡單舉些例子...
現代學生棒球已很少發生教練體罰過當的事件發生了,但這真的是大家對學生棒球成績重要性改善的關係嗎?
我可不這麼認為..說穿了只是少子化,父母比起以往更加庝愛小孩!導致體罰事件較少發生而已!
另外..小弟必須補充一下,把成績看很重絕對不能怪罪於教練!!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一切都是大環境(體制)衍生出的結果,各行各業都一樣,在徵人時一律會著重於"資歷",套用在棒球上就等於"成績",身為一位教練,為了飯碗著想,他必須創造"成績"!!
2.棒球人口數量遠輸他人:日本高中球隊三千隊,韓國幾百,台灣呢?應該湊不到50吧,從小到大幾乎就是同一批人在打球,台北地區幾百萬的人口,三級棒球人口比例少的可憐
3.國內環境競爭強度不足:職棒只有四隊,打來打去大家實力其實就差不多這樣,比賽勝負只差在誰可以把細節做好一點,沒有強弱差異的刺激,要進步速度當然就慢。其實很支持原本中職在球季結束後進行短期杯賽的做法,古巴或是小聯盟明星隊應該都有幫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