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套四不像的屬地主義,每天吵認養XX球場,搞得好像台灣各地的棒球場都是孤兒,等著人來認養,沒人認養的就自生自滅當棄兒,只會嘴巴講三級棒球,台灣各地蓋球場就只是拿來打職棒的嗎?一年打幾場?
06/17/2016
義大撐不下去了吧~
台灣的屬地主義思維,只有北部有市場,南部擠了兩支球隊終究只能統一守在台南,並不是因為台南市場大或可以賺錢,任何企業要來接義大都會很難經營
11/30/2015
新聞:
中職╱義大明年主場 高雄僅一半
犀牛隊今年60場主場都在高雄,開季初高層喊出全年8000萬元目標,但季末統計主場每場進場觀眾平均4308人,居4隊最末。
明年犀牛隊主場預定高雄澄清湖30場,其餘30場主要集中於台中洲際、新莊棒球場,花蓮、屏東也會安排少許賽程,目前仍在洽談中
以上
台灣職業運動市場內需小,幅員不大,城市及南北地域發展有落差,尤其南部市場確實無法支撐兩隻職業球隊,全台灣也沒有幾個像統一這樣的企業且願意留在台南
0620
這幾天曼尼離開事件引起許多不同觀點討論
合約日期早已經到了不是?
中職要繼續往前走不可能只靠一個曼尼來過台灣打球,而是前面所討論的制度必須調整,這部分球迷可以拭目以待
不要忽略了北部台北為主的市場跟行銷,球迷需要被經營
0612
台北,北部地區的紫色軍團犀牛迷有福了~
義大犀牛於上周末在新莊締造連三場滿場紀錄,票房進帳約七百多萬元,讓球團深刻感受到北部球迷的高消費能力,領隊楊森隆表示,明年將會增加在北部的主場數,要與兄弟象搶球迷。
在新莊球場創下連三滿,楊森隆開心的表示,光是這三場在台北賺的票房,就足以彌補最近兩周在高雄主場損失的收入。
搶攻台北的人氣主場將是明年義大球團的行銷重點,楊森隆說,「台北只有象隊,我們應該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以上新聞重點
曾經跟球迷網友討論過,中職經營的這二十幾年,兄弟象之所以高人氣有許多的原因可以探討,這亦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其中一個最大原因除了兄弟象有更彈性的主場賽事安排經營球迷,另一個最大因素就是:以台北為主的北部地區一直是兄弟象球迷的基本盤,大本營,媒體效應聚集地,工作,求學外地人口也最多。
台灣職棒所謂的屬地主義,球隊經營單一地區主場的制度早應該做檢討,今年出線義大犀牛是中職改革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說幾乎是最後機會,台灣很難再出現一支可以挑戰兄弟人氣,話題的球隊。
中職長期的擁象跟反象球迷觀點之爭也可以有機會告一段落,導向比較健康的球隊人氣之爭,比賽勝負之爭。
註:
當初身為龍迷的teabox,其實也是視兄弟為眼中釘,只不過在學校大家討論的是戰績,願賭服輸請客兼嘴砲,紓解課業壓力

現在的中職只剩一堆的反象觀點,這其實不是好現象
0610
北部犀牛迷們若希望下季開始,犀牛能多一些主場活動跟比賽在台北,寫信或臉書多多給球團建議吧
(長期下來,台北已變成象迷地盤,大本營,有了犀牛彷彿回到以前龍象大戰的記憶且更勝之)
五六日兄弟對義大三連戰在新莊球場
這次義大犀牛把三連戰主場排在北部新莊球場,連三場都是12500人滿場不稀奇,球評甚至還提到許多犀牛球迷已經坐到兄弟那邊去,這在中職才難得一見,新莊是象迷大本營
接下來義大今年好不容易累積的這些球迷需不需要被經營?
屬地主義??
許多球迷還在算中職能有幾隊,屬地主義下能有幾隊?其實這些都不是重點,能先把球迷基數坐大再說
全台職棒球迷能更多,基數能坐大企業看得到,要多幾隊有何問題?
如果職棒打了二十幾年還是繼續在屬地主義身上繞,HTC要落腳哪裡,連統一都已經棄守,繼續抱怨兄弟球迷為何那麼多,一樣不會有長進
0605 平日周三
統一在屏東主場對上兄弟,票房:6094人
相比前一天義大在澄清湖的2982人
中職的屬地主義根本不是重點,而是球迷的經營與在台灣各地有合理的場次分配,把票房基數做大,未來有興趣的大企業更多,新進球隊也不必綁在市場較小區域經營減低誘因。
0531
新聞標題:
新竹又滿場 球迷怨硬體差
犀象戰本季第二次前進新竹,再度開出滿場一萬一千人紅盤,也是今年中華職棒第十四場、象隊第六場滿場,象隊票房進帳約一百五十萬元
新竹球場不論軟、硬體也一直為人詬病,市政府雖已承諾會改善球場設施,只是成效有限,在另覓適當地點蓋新球場前,球迷恐怕得繼續忍受差人一截的看球品質。
以上
如先前討論,球場維護誰的責任?
球迷唯有先認清這點,球場有無職棒球隊認養才能不是藉口,也是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又舉例台南球場有統一獅球隊認養,球場還是一樣爛,每年看球的球迷抱怨也不是,不抱怨也不是,吵不完,責任釐不清。
台灣職棒所謂的認養球場制度,設施維護,應從根本檢討,包含屬地主義在台灣是什麼?
有經營才有球迷
應該說台灣各地都是市場都有球迷可以經營,只是市場有大有小,場次可以去"合理分配"
兄弟長期在新竹有經營反應在人氣上很合理,犀牛是新包裝球隊,人氣剛起來有新鮮感,如果下季開始跟Lamigo一樣只固守在高雄主場經營,人氣就會下跌,甚至更慘,因為南部市場不比北部,鄰近卻還有統一獅瓜分
有經營才有球迷,球迷的家人,朋友一直延伸,這是最簡單的道理
0528
更公平的明星票選
之前明星賽常常是北部Lamigo配兄弟,南部興農配統一
現在的明星票選更公平(已經有替Lamigo著想)
結果仍以義大跟兄弟入選明星球員為主,短短時間接手戰績墊底要解散的球隊,人家義大犀牛能,Lamigo跟統一怎不想想自己?
0525
球場是每個地方縣市政府去興建(弄清楚是誰生的),球場功用不是只有拿來打職棒(不然許多地區都不會蓋球場,職棒比賽一年能有幾場?),每個縣市地區市場有大有小,球場容量也有大小,我談的是本末倒置的問題。
台灣職棒其實不需靠(鼓勵)任何單一球團去認養球場,這是當初中職制度一個嚴重錯誤,可以由聯盟出面談租金,部分球場因應職棒需求或市場大小不同(場次多寡)做調整,改善,各地縣市政府也可以從長期租金減免去回應
現在的情形是能被認養的球場始終有限,也不是每個球隊都想認養球場或綁在一個特定區域當主場,而台灣職棒市場也有限,球隊數當然也有限,所以無法被認養的球場就會一直爛下去,然後問題重複再吵,有被認養的若市場不大,球場也老舊(例如統一獅),球場同樣也好不到哪去
台灣人口分佈極端不均,大市場區域不多,只有打破屬地主義,未來職棒才有更多球隊的可能性,我是說可能,大企業要的是提升企業形象,全國性知名度,職棒經營虧損在可控制範圍都影響不大,有誘因球隊就會多,不是叫新球隊(大企業)跑去認養剩下的較小市場小球場,如之前的中信鯨
補充:
不要一直用認養的思維在那邊繞,每個球場比賽場次多寡,大小,新舊都不一,聯盟去談當然是租用兼提供一些改善設施機會,縣市政府也可以從長期租金減免去回應。
一季只排幾場的球場,要中職花多少錢去提供設施改善?有不足當然是"生出球場"地方政府責任尤其是維護部分
提出的是另一個中職經營方向來討論,制度是靠人想出來的
0523 周四
兄弟犀牛@台中,進場人數7193人
猴獅@台南,進場人數3132人
看到兩隻客場票房毒藥對打的組合真是有趣,Lamigo猴迷打客場都是小貓兩三隻,拉低別人主場球賽的票房與比賽張力。
0521
討論至今的回覆感想
觀點從開版到現在就如標題,一直都沒有改變,變來變去的反而是部分球迷,要如何回覆呢?
屬地主義的主要精神之一是什麼?就是全主場,桃猿只是把全部主場賽事排在桃園,紅白對抗的場地安排不叫全主場,打客場同樣也是在經營,說到底台灣吵什麼屬地主義不過就是吵一支球隊有沒有認養球場為主要標準,要安排幾場主場在認養球場,就像統一獅越來越少,重要嗎?
前面提到東部,有些球迷就開始說確實需要照顧及兼顧,這是不是觀點開始變了?
我又提嘉義,新竹的場次太少,他們又開始認同場次也可以多一些。
討論到最後說制度要微調的也好,要怎改變的也好,那是不是就是制度要改變?
那最後問大家,這裡說要調整,那裏場次要多一些,主客隊紅白對抗方式要保留,台灣職棒到底要不要有屬地主義或落實?還是只要有Lamigo一支就好?那Lamigo就應該想辦法靠經營自己球迷把桃園主場坐滿,不是?為何義大犀牛在桃園的球迷還能這麼多?
以義大來說好了,加上之前興農的背景,你認為義大犀牛會想放棄今年好不容易在中北部地區球迷經營?
有球迷說兄弟全省跑透透,其實兄弟主要場次一直都是在台北縣市,其他縣市場次再去安插,如果一味怪兄弟為何不認養新莊球場(容量限制),那看事情的角度實在太小
未來台北的大巨蛋,我認為也不會是任何單一球隊的主場,也就是每支中職球隊都會安排不少自己的主場比賽,因為北北基區域是台灣獨大的市場
台灣如果真想玩棒球比賽要有屬地主義,那請各地政府出資玩城市隊職業棒球聯盟就好,各自找企業贊助,廣告,球場維護也解決,何必有中職?
0520
所謂屬地主義,全主場就是中職幾十年發展在制度上,面對台灣市場最大問題
如果對於觀點有許多疑問或不能認同的球迷或網友,也可以讓職棒元老球隊統一獅給大家答案,屬地經營全主場在台灣可不可行,困境在哪裡?
當一個不適合台灣環境的制度已經成為一種信仰,神主牌的時候,時間越拖討論空間只會越小,台灣發展職棒歷史較短,其實是應該能有更多的彈性跟思考空間。
屬地主義,全主場在台灣是不會發生的假議題,桃猿有做到全主場嗎?
我們豈知美日職棒也會有想要改革制度的時候,只是難度也會比我們高許多
舉例之前所述主客隊紅白對抗的加油方式與場地座位安排,這就是台灣自己發展出的職棒文化,,我們自己的棒球文化
0517
整季只有四場比賽的嘉義
嘉義市跟原台南市,新竹市都是省轄市,整個嘉義縣市區域是不小的市場
職棒整季在嘉義的比賽只有四場這就是整個中職發展的問題,就是我這篇寫的。一個不小的市場中職經營幾十年竟是是這樣的成果甚至放棄
台灣民眾看棒球就喜歡紅白對抗的戲碼,主客隊球迷分坐兩邊,相互鼓譟吶喊炒熱氣氛,所以客隊球迷也不能少,一直講要屬地主義,要全主場不但是假議題根本也不會有這麼一天
那為什麼中職經營幾十年過去都沒有人想告訴球迷這個事實?愚"迷"政策?
PS
Lamigo戰績墊底了,猴迷不要笑兄弟窮,搞不好哪天先收起來是桃猿,兄弟這塊招牌及對台灣職棒的意義不是Lamigo球隊可以相比的,想接手的人一定有,只有買賣雙方對價碼滿不滿意問題。
現在四隻球隊最有可能先收起來或賣的是桃猿Lamigo,不一定是兄弟~
0514
統一獅主場@嘉義對義大犀牛
又是一個中職屬地主義下被忽略已久的市場
中職難得星期二有這種滿場票房,義大犀牛幫忙抬個轎衝人氣也很好,還是會有許多球迷怪統一把主場排在嘉義吧?
台灣有自己市場的屬性,制度的設計不是拿別人的經驗照單全收,最後幾十年過去只會搞成四不像
不受開賽前天氣的影響,看一下轉播今天球迷進場很踴躍哩~

中職本身真的要好好檢討長期來的制度問題,職棒回春只是間接突顯了一些問題,不要又錯失機會了~
0504
義大-兄弟@花蓮球場假日三連戰,五月10,11,12日
這也是經營台灣職棒造福台灣不同地區球迷~

不然以後像新竹,斗六,嘉義,屏東,花蓮,宜蘭,台東這些球場都沒有球隊願意去打比賽了
花蓮的球迷應該很高興有義大跟兄弟去他們球場打球,有機會看到大聯盟球星上場
半套屬地主義真的不適合台灣~
PS:
主客場制不是問題,票房當然不是用"均分"的,討論重點在屬地主義不適合台灣
就像本星期五六日假日三連戰兄弟主場對義大,有球隊願意把主場假日三連戰都排在花蓮球場這值得肯定,推廣兼顧及東部地區職棒市場,以後東部地區的義大犀牛球迷也會培養起來,裡面若有年輕球迷長大以後即使離鄉工作不管去了哪裡去台北,台中,高雄,也會是兄弟或義大的球迷,然後他的家人,小孩。
這就是許多人總是不能理解為何兄弟的人氣總是很高,球迷能遍及全台,而統一在台南主場經營職棒幾十年也就這樣。
統一跟Lamigo不要說願不願意把主場排在東部,這兩隻球隊東部球迷有多少?
更新:
有時討論是思考問題點,文字有限,無關扯邏輯的,扯其他話題的,講情感的,亮票說支持的等等...
這篇文章的主要用意是什麼? 只是用票房,球隊人氣點出中職制度的主客場制不合理處給大家有所思考跟討論,台灣並不適合美日職棒的屬地主義,台灣職棒經營這麼多年,有誰敢提出建言或改革?這道理其實不是難懂,只是大家都不想面對維持現狀就好,台灣職棒會進步到哪裡?
為何說美日職棒屬地主義不適合台灣?
國情不同,台灣很小,地稠人密,任何一個縣市,大到區域也罷,都無法獨力撐起市場,更何況台灣人口分布不均,西部遠大於東部,北部遠大於南部,縣市間的隔閡又不大,球迷都可能自由選擇球場去看球。
統一職棒經營幾十年球迷人氣始終不高的問題在哪?因為台南主場市場是最小的,所以獅隊已經開始把主場分散到中北部,Lamigo會到桃園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台南,高雄就擠了兩支球隊,主場不好經營,現在統一跟犀牛遲早也會遇到同樣問題。
其實台灣職棒要經營,有競爭,未來加入球隊能更多就是要拋棄屬地主義,不然誰都想先佔大市場,也就是台灣每個地方的球迷都要經營,各憑本事
就如同義大經營職棒所屬義大世界,難道只希望南部民眾,球迷去義大世界遊玩嗎?所以有簽下Manny的企圖心是重點
現在台灣職棒的屬地主義是自己主場總是坐不滿,所以主客場球迷座位也是分開,去別人的主場票房又不佳
台灣可以保留的是每個球場主客場球迷兩邊座位的劃分,票房收入不是均分而是兩邊各自進場買票的球迷,經營好的球隊全國人氣跟票房會更佳,經營差的球迷進場人數,人氣也會更直接反應,這樣有競爭才會進步,不然就想統一在台南經營主場,虧損多少無所謂反正是回饋地方,當企業形象,當廣告即可,經營幾十年會有進步?離開台南打客場的球迷人數剩多少?
有球迷會問:
台灣球場認養怎辦?其實很簡單,維護差都是藉口
台灣所謂的認養球場都是形式,租金每月30萬比很多人的月薪還低,球場也不是球團蓋的,要走人換主場也是隨時可走
興建球場跟維護本來就是各縣市政府的責任(不只職棒,三級棒球都可以使用),球場爛的縣市,當轉播或讓球迷進場看到時不會有壓力??
場地好,維護好的球場對於縣市形象及居民光榮感也是加分,場地好,市場大一些的場地費就可收高一些,很合理
現在變成球場爛有理由不是完全地方政府的責任,因為都以沒有球隊要來認養當主場為藉口,例如新竹球場
############################################################################
原文:
Lamigo跟統一的共通點,自己主場先賺飽,去別人主場都當票房毒藥
中職要改革,每場比賽票房收入都分開計算才公平,球場周邊廣告歸主場球隊即可,不然客場票房爛的球隊自己主場總是靠票房好的球隊拉抬,去別人主場就小貓兩三隻,結果拉低別人主場票房

這樣義大犀牛不是很虧??
難怪中職各隊票房差距最後都不大

.
.
.
.
舉例:
Lamigo跟義大的對戰組合
假設在主場自己球迷進場數都有5000好了,義大在桃園打客場球迷進場數也能來到5000,但Lamigo在台中或高雄打客場球迷進場數只有1000
這樣Lamigo主場票房有10000人,義大主場票房反而只有6000人
經營職棒成效佳的球隊反而主場票房較差,成效差的反而票房佳,以後誰還要當傻瓜努力經營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