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林世民/桃園報導〕
經營職棒8年來,每年破億元的虧損,並未澆熄Lamigo桃猿隊董事長劉保佑對台灣職棒的熱情,
昨天出席贊助桃園基層棒球記者會時,再次表達了「大環境已到谷底」的信心;
更強調,只要未來不再發生放水案,職棒事業仍可樂觀看待。
經營球隊這幾年,無力感一定會有,但不在於賠多少錢,重點還是放水簽賭事件讓人灰心。」
儘管戲稱自己「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但劉保佑仍對棒球熱情不減,
「有人遇上問題選擇逃避,而我習慣去面對,思考該怎麼解決。」
劉保佑認為,在新任會長黃鎮台大刀闊斧做事下,來年已透露曙光,
他說:「現在應已到谷底,只不過到底是『V型』馬上反彈,還是『U型』的緩步爬升,
端看各球團的忍耐度到哪。」劉保佑也強調,在法律修正後,選手慢慢理解放水的嚴重性,
只要遠離這一塊,職棒絕對會朝正面發展。
興農牛轉售,劉保佑不願多評論,
但有些感嘆表示:「在國外,有職業球隊是一件多麼風光的事,有時候連有錢都買不到。」
他認為,球隊轉售就是在商言商,價值到哪看雙方自行判斷,無須多談社會責任或仁義道德,
把它當生意來談,要或不要就很簡單。
職棒球隊總是賠錢,但看在劉保佑眼裡,卻不全然只關心帳面數字,
他表示,只要經營時間一久,從運動行銷來看,經營職業球隊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賺不賺錢要看自己定義,我認為賠5千萬就是賺,就當作是廣告預算;
要不是『外在』的因素(指簽賭案),我有信心做到,而且走不走得下去,
跟企業大小不一定有絕對關係。」
為了吸引新企業加盟,聯盟日前做出未來加盟無須權利金的決議,
劉保佑仍豪氣不減,他說:「現在職棒弱勢得這樣做,未來也可能改變,但這不是重點,
只要把環境往上提升,總有一天,職棒會搶手到企業想擠都擠不進來。」
------------------------
真佩服劉董
lgl07190 wrote:
〔自由時報記者林世民...(恕刪)
劉董想法不錯,觀念也很好~經營一支球隊虧錢,當然會辛苦
但是外在因素不是他的責任,是政府(負責把關)和球員(自主性)的責任....
球員打假球,判重刑(沒收所有薪資和不法所得)以及威脅和利誘球員打假球的人判死刑或重刑不得假釋
是政府一定要修法做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只要再有一件,發生球迷都是心碎的~
而 劉董和黃會長 讓人感覺真心在愛棒球這個運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