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聞稿出來了,台灣將以中職聯做班底,日本以社會人選手為主,韓國是韓職二軍
我想說的是台灣的徵召制度及其奇怪
只要來到成棒級的國際賽事,幾乎是一機到底
雖然棒協有區分一級及二級賽事的區別,但以我從職棒九年到現在
徵召幾乎都是老面孔、熟面孔,這樣從一而終、一層不變的陣容
從年初的春訓到中職開打,再接著國際賽事及亞洲職棒大賽
身體狀況也從年輕力壯一直到了老弱殘兵。
我知道國家的榮譽是固重要,但培育下一代的選手更顯得不得替代。
徵召業餘球員最為成功的一役,三年前的在日本舉辦的亞錦賽,我想大家都還記憶猶新
中華隊的主力都是當時都還待在業餘球隊的球員
其中有林瀚、林泓育、吳宗峻、廖文揚、林國民、張志豪、林根緯等
再搭配因假球案從職業退於業餘的郭明仁、王信民、張家浩、郭岱詠
以這些陣容依然拿下亞軍,更是讓大家跌破眼鏡,中華隊還包下五座個人獎項。
三年前可以,三年後就不行?!
台灣棒球實力之所以都沒有進步的原因,第一是職棒球隊過少壓縮年輕球員出賽
第二是施行已久的詬病,徵召的重複性過高;這個無話可說,是自己人弄到自己人

我想請問各位,你們覺得在任何賽事都需要徵召這些一級"老"戰將嗎?
更何況Lamingo球員還接著亞職賽之後....
讓年輕球員有發揮的空間,台灣的棒球才看得到未來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