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打木棒....除了利益還是利益.....不說也罷以慢壘來說就好了....自從用木棒之後...真的越來越像老人球了一堆人說用鋁棒危險~~難道比我們更注重安全的美.日兩國會沒注意到這各問題嗎??球的彈性係數或者球棒都是可以去做設定的危險只是一些木棒商人想出來的理由爾以拉
evovi7653kimo wrote:印象中當時的理由好像是要讓高中球員提早適應木棒的擊球技巧.所以改打木棒........我不懂為什麼要讓高中球員提早適應木棒?高中球員普遍力道都還不夠.每次看台灣的高中棒球比賽.使用木棒打出去的球都軟綿綿的.看起來就無精打采....打木棒打了好幾年了.結果呢?我們的成棒打擊有比日本.韓國...等等的國家強嗎? 無腦的棒協自以為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中華隊在IBAF的獲勝機率高一點 , 美國日本的高中在國內比賽都是用鋁棒
vincentcheng77 wrote:無腦的棒協自以為用這...(恕刪) 可能這中間牽涉到太多的利益關係了.........今天TVBS也有報導高中球員是否要繼續打木棒的相關新聞~文中甚至有說到.其中有連續近200場的高中棒球聯賽竟然只有出現一支全壘打?棒協你就盡量讓高中球員打木棒吧.......
我認為業餘棒球都應該用金屬棒(合成棒), 理由"擺脫宅男宿命" 大分析得相當詳細.如果因為安全性,現在各球棒大廠(美國) 都有製作低彈性係數的球棒, 以符合不同聯盟的規定!在美國這麼重視安全的國家,難道他們沒想過 "打棒球會死人" 這件事嗎??????當然有, 不過美國是從改善球具規定以及嚴格執行上下手, 而不是因咽廢食!而壘球在台灣的現象, 我只能說"奇特"!我在美國打過無數場比賽, 從台灣人自辦自HIGH的國慶杯, 到高強度的聯盟賽 (一季至少10-12場), 我還沒看過"木棒組"!也許有人會說那這樣公平嗎?美國的慢壘分組相當細最多的是ASA 跟 USSSA (當然還有其他組織, 如 NSA, ISA, ISF..),這些組織對球具 (球,球棒) 都有嚴格規範.我一般都是打適用ASA規則的比賽, 所以打者必須使用ASA 認證的球棒一般的聯盟賽都有分組, 各組間的規定也略有不同, 如每場比賽允許的全壘打支數, 可否盜壘等.....球隊一般可報名限制較多的組別, 通常是從0支全壘打,不可盜壘開始. 如果球季結束後是該組前兩名, 下一季就從較高一級的組打起!我不覺得台灣人比美國人更怕死, 如果嚴格執行比賽分組及規定, 沒有理由打木棒!!!不過台灣常有無法跟國際接軌的事發生, 所以, 對於這個怪異的現象, 我也見怪不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