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 wrote:
事情都過這麼多+1天...(恕刪)
終場前最後幾秒鐘,
兩隊比數只差1~2分,
如果不是非常明顯的犯規,
通常裁判的哨音是不會響的,(特別是在籃下進攻時)
比賽輸贏結果交由雙方球員決定.
主辦單位MLB是希望把WBC變成一場世界性的"SHOW".
而裁判的判決尺度更可以決定這會是場打擊戰或是投手車輪戰
完全主審自由心證.
這幾場比賽看下來,可以看出,主審的好球帶明顯縮得很小.
很多邊緣地帶的好球,主審通常都不會撿.
投手只能硬著頭皮往紅中區投.
想當然爾,安打全壘打滿天飛.
尤其是這種短期比賽,一隊有13個投手可以用.
主審好球帶寬的話,很容易就變成投手車輪戰,
如此一來,比賽可看度跟刺激度就少了許多.
再來看中日大戰,中華隊在三局下靠保送跟觸身球擠回來的那1分,
能見篤史有幾球比較邊邊角角的低球,
其實都有判好球的空間.但主審都沒撿起來.
一局上半林泓育阻殺井端盜壘的那球,
慢動作多看幾次,二壘審的判決其實也是50%:5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woxjRT61oM
從29秒開始看慢動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