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有沒有失投,沒圖沒真相

高志剛離球那麼近 怎可能覺得不會飛出去..
飛出去角度就那完美45度
在電視前面看都知道不妙了


kira0403 wrote:


除了進球點之外 , 小弟想請問一下各位前輩的看法

小弟其實蠻認同這幾天日本球評對郭董的評論

1,似乎郭董想用自己拿手的球路和打者對決(快速球為主)

不過似乎是累了(日本球評以為台灣是三連戰)還是受傷後速度不如以往

直球速度出不來, 進球點理想的球

會因為速度不夠快, 容易被打者揮出長打
(南韓或是日本職棒對於145上下的球速相當適應,即便是150對於幾位主砲也是算是還能適應)

速度有出來的球,則進壘點不理想(接近暴投,有幾球是靠捕手檔下來)

因此不容易引誘打者出棒



其實你可以去找一下小小郭以前沒受傷在道奇的表現
他的直球當時不但快
對左打者還有很致命的尾勁
控球也還算不錯
受傷之後速度下降
連控球都有影響
基本上來講他拿手的球路
已經不適合在大聯盟生存

kira0403 wrote:
2,如果想要再攀上一各新的起點,現階段郭董也許可以評估看看不同以往的投球內容

也就是因為身體狀況的改變,可以嚐試練習不同的配球,或是練習不同的變化球

不以直接和打者對決的方式取得出局數

意思就是說:從以往讓打者看的到打不到的投法,

變成投給你打但是打不好為主(球評有拿上一場王的伸卡來作比喻,不過小弟覺得不是很適當)

偶爾塞擠顆快速偏高的壞球作為對決球


改變球路是最好的方法
有空可以去看一下 John Smoltz 跟 Mike Mussina
這兩者年輕跟將退休時投球內容改變很多
尤其是 John Smoltz
年輕時以快速直球為主
但年紀一大球速變慢
轉換成以變化球為主




kira0403 wrote:

其實小弟覺得昨天那兩顆變化球投的蠻不錯的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相信配球單調也是一各不小的原因

總之,相信沒有人責怪郭董, 只是希望他能越頭越好

畢竟他的天份以及經驗都是上選, 期望他能東山再起!!


有幾棵曲球跟滑球是投得不錯
沒人責怪他
但的確是投的不好
個人覺得膝蓋高度左右不算失投,但另一個重點是位置,這顆球太中間了(紅中),也算失投。現在的打者打高爾夫的大有人在。一般認為失投是在腰帶附近,但位置還是很重要。
我先承認我不太懂棒球

但是一直在檢討這球的意義何在??投手可是要面對對手的"打擊群"

打擊手卻只要面對幾個投手

一場只不過失3分而已 怎沒說打擊群不支援投手

只要多得幾分 投手失個一兩分 你們還會在意這一球??


krispykremeII wrote:
大聯盟的好球帶是從膝...(恕刪)


那你去打打看就知道了

怎麼還會上01

怎麼不去打中華隊?!

這球本來就是 難打

只能說對方運氣太好了
壞球都可以全壘打了,好球被打有什麼好奇怪的??
投手必須得投好球,所以沒有不被打全壘打的..
還有我想說一句,真正甜的球是腰帶高度的球..



ksu899 wrote:
從八局下小小郭開始丟...(恕刪)


如果九局上打完,中華隊還是領先泡菜或是平手,那九局下泡菜頂多只會的四分(後攻球隊九下只要得分超前或逆轉後,比賽就結束啦,所以該局最大得分就是滿貫砲的四分)。
所以當時八局下泡菜沒有得超過七分,他們就註定打包回家啦。

krispykremeII wrote:
本壘板中央膝蓋以上的...(恕刪)


如果投捕手就是要投在膝蓋的好球,賭打者打不好,能叫失投嗎!
如果打者被這球三振,你還會稱這球是失投球嗎?
照你說投好打的球叫失投,投大壞球被打全壘打就不能叫失投嗎?

失投的定義都不清楚,還敢自稱每年看50~60場球賽,真是笑掉人的大牙

我個人是覺得配球太單調是一大重點...
怎麼配都是內角低的直球+曲球
這種配球方式拿來對付韓國職業選手??
然後還可以同一個球種連著配三四個??
只能說希望在東京打的時候葉君璋可以多教一下三個捕手什麼叫做靈活配球了
不然就算給你 Tim Lincecum 來投一樣救不了
去玩電腦的MLB就不會失投了~
小小郭那球感覺有點正中有點甜,但還是算壓得低,哪裡算失投?投給你打你打得出全壘打嗎?
至於配球,小小郭原本就是以速球決勝負的投手啊
  • 3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