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其實每次台灣棒球拿到好成績 有件事也不令人感到高興

iguarantee wrote:
這跟外面有很多娯樂沒...(恕刪)


中職開打1990後發生幾次假球事件。1996黑鷹事件、2005黑熊事件、2007黑鯨事件、2008黑米事件與2009年黑象事件。這些事件發生都是在智慧型手機開始普及之前。現代人有太多娛樂,跟1990/2000那個年代有差距。而台灣的棒球常常都是有國際重要賽事才有觀眾,很多平常沒在看棒球的會瘋,但這群人並不會去瘋中職,這個大家看看你周邊的親友同事就很清楚了。

我的意思是棒球要發展,要有更大的收入,有收入第一步就要培養大量觀眾。譬如大巨蛋開幕後,大巨蛋的觀眾人數遠超過傳統球場,我想好的室內球場對門票收入是有幫助的。去球場看球不是只是看球賽本身,而變成一種消費不高但綜合型的娛樂活動。爸爸可以看球,媽媽可以逛街,小孩可以ig,同學可以開趴,商人可以談生意,歌迷可以追星。綜合型的娛樂模式搭配高品質的球場,我想更能培養基礎的觀眾群。至於話題創造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
ismydear

但大巨蛋 還是要球隊認養比較好 中信 味全的雙主場之類的

2024-11-26 7:27
其實反過來想
也有一些人選擇不旅外而待在國內打的
對我們棒球有貢獻
或有讓人記憶的有幾人?
後來他們有沒有後悔?
其實網路查一查就知道了
ismydear

還有人是選擇合庫台電阿 穩定或是挑戰 都是選擇

2024-11-26 7:30
拿到好成績當然值得開心
人往高處走也是人之常情
與其擔心別人挖走人才
不如想辦法改變現狀、留住人
棒球迷 wrote:
我認為台灣職棒環境 真的要努力想辦法 起碼要留住青年的王牌投手, 職棒要是沒有水準高的投手

打者的水平也會很快的退步


要栽培王牌選手

就是要經歷過世界級的洗練

棒球迷 wrote:
拿到好成績這就意味著...(恕刪)

日職球員不也都期待往大聯盟邁進?
有夢最美,
球員才有向上努力的動力,
除非中職球員的收入能夠像大聯盟看齊。
職業生涯很短,上班能到65歲,他們打球60還能打嗎?在有限時間能賺就盡量賺
薪水夠高就能留住優秀選手 很現實
多進場看球~薪水高一點也有希望留住一些人才
人才留住與否除了強度以外薪水也是一大誘因
看看足球~也是可以到沙烏地阿拉伯踢啊!!
是否?
為什麼好手會去國外發展?
除了等級水準不同之外
說穿了不就是錢嗎?
現在中職不是有很多在國外沾過洋墨水,回來就領高薪的嗎?
不然要依靠 只會蹭然後喊棒球元年口號的政府嗎?

人往高處爬 給你美金高年薪 不香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