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2強/中華與美韓多委墨同組爭預賽前4名晉級難度高

我們能世界排名第四,主要是我們的小朋友的功勞,典型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棒球強國!
中華隊要贏
除非有強力投手把對手吃死死的
要不然
常常出包的守備
再加上貧弱的打擊
想贏還真的不容易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拜託
有點常識好嗎
休兵期間
大聯盟明星球員實力等級連1A都不如好嗎
這時反而2a3a球員多的球隊才難打
因為這些球員想出頭反而會發揮120%以上的實力
這些球員在打比賽時的實力往往超出正規大聯盟球員許多
最好全世界都徵招大聯盟球員
台灣不要徵招
這樣才有得名希望
以一擋百萬眾一心 wrote:
拜託有點常識好嗎休兵...(恕刪)


明星球員才休個假 就馬上變成1A了....真的是新理由了~~

那NBA的球季11月~隔年4月 奧運比賽7~8月 世錦賽10月
都是在球季後跟球季開打前 NBA美國球員都能馬上適應 打便天下世界各國無敵手
難到說休假時組美國男籃夢幻隊 整體就會變成跟髮膠聯盟的實力嗎?

MLB球季 4月~10月 WBC 3月 12強賽11月
也是在球季前跟球季後的比賽 休假時間MLB球員瞬間變成病貓?
還是說明星球員打禁藥的太多了 非比賽時間沒打藥 就真的變成病貓了~~

不過有點同意點的是若 2A 3A 球員想出頭天 就是要在國際比賽展現實力的最好把握機會
才會有機會簽下 大聯盟的合約
這篇文可以先"仔細完全看完一下"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43&t=4160986&p=1

或許MLB就是最強的商業聯盟吧~~~ 每年抓不完打禁藥的球員 拿大合約 季中受個傷 薪水小偷
賺那1~2年大合約的薪水就夠了 國際球員回母國後 幾乎可以富三代了~~~


琴葛雷 wrote:
那NBA的球季11月~隔年4月 奧運比賽7~8月 世錦賽10月
都是在球季後跟球季開打前 NBA美國球員都能馬上適應 打便天下世界各國無敵手
難到說休假時組美國男籃夢幻隊 整體就會變成跟髮膠聯盟的實力嗎?

...(恕刪)

你確定NBA打遍天下無敵手??
美國夢幻隊也在國際賽輸了N場,但是有人質疑NBA籃壇霸主的地位嗎??
棒球比籃球變數更多,區區幾場國際賽你就可以斷定結果
你也有夠天真的
Roberto315 wrote:
你確定NBA打遍天下...(恕刪)


什麼N場? 你自行去維基查吧 看有沒有超過 雙位數以上

2002年 NBA 夢幻五隊 輸掉的第一場 就是輸給 吉諾比利帶領的阿根廷隊 那場我還當場從頭看到尾

接著2004年雅典奧運 四強賽 又輸給了同樣是阿根廷隊
2006年世錦賽 四強賽輸給了 希臘隊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04373&snA=71235
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 奪回了金牌 直到2010世錦賽 2012奧運 2014世錦賽 都拿冠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5%9C%8B%E5%AE%B6%E7%94%B7%E5%AD%90%E7%B1%83%E7%90%83%E9%9A%8A

至少可以確認的是 NBA美國男籃夢幻隊 戰績是勝多輸極少

不是我特意酸 MLB 而是針對MLB某些 打禁藥洗分洗很大合約的球員 每次國家在徵召的時候 都拒絕參賽
A-ROD 就是一個例子 第一、二屆WBC 多明尼加要徵召他的時候 他都拒絕參賽

當時還有很多人說第一、二屆 多明尼加爆冷門輸掉比賽是因 A-ROD沒參賽
但第三屆就證明了 不一定需要靠他那種打禁藥刷分拿大合約的球員 也是可以拿冠軍

棒球變數本來就很多了 沒看到 我1樓就寫了?
第一屆WBC MLB美國隊就爆冷門輸給了韓國隊
別再跟另一篇文一樣 整篇文都沒有完全看完 回覆的內容鬼打牆的一推




隨著時空環境的不同
個人覺得應該要檢討職業球員參加國際賽的制度了
1996年9/22曾四度拒絕開放職棒球員參加國際比賽的國際棒總,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表決是否可讓職棒球員參加國際比賽,結果贊成開放讓職棒球員參加的票數有57票(以美國為首),反對票則僅有7票(台灣、古巴、巴西、日本等),2票棄權(香港、尼加拉瓜)。
這段歷史現今來看蠻有趣的
美國贊成,但多年來消極應對(連WBC都一樣)
台灣、日本反對,但多年來績極參與(台灣每年每次都喊組最強中華隊,近年更喜歡舉辦一堆國際賽)

個人覺得不僅賽事要分級,球員也要分級,類似之前NBA討論年齡限制參加國際賽的可行性
職業球員歸職業,應該以自己的職業生涯職業比賽為主
業餘球員歸業餘,因業餘賽事不像職業比賽多,體能體力尚可負荷
入選國家隊表現好,身價飆漲,有利未來進入職業球隊,甚至有機會旅外
重點是沒跟職業球隊有合約關係(大部份是學生球員,業餘球隊也不會強制留人)

不然幾乎每一年每一次任何國際賽都徵召,不管是旅外的還是國內的
每次都遇到國外球隊不願意放人(這麼多年來我覺得一定有國外球隊覺得很納悶不解,怎麼每年每次,都來問可不可以讓球員打國際賽)
也不會被人批評說相關單位柿子挑軟的吃,對國外一個標準,對國內另一個標準
也請相關單位訂一個標準,並尊重球隊球員的意見,不要每次都上面在決定

參加也不是?不參加也不是?打的好是應該?打不好該被罵?
多年來有太多球員因為打國際賽,而不小心受傷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
雖然球場上很現實的就是以實力決定成績,但或多或少直接間接有影響
畢竟球員經過一整年訓練比賽,身體會疲累
一整年也剛好只有這段期間可以休息養傷

其實這根本就沒什麼對或錯,應該或不應該
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考量的因素也不同
最後還是要尊重球員的意願


琴葛雷 wrote:
什麼連美國連小聯盟的也不會參賽? 從你這句話就可以觀查出你從未看過去的國際比賽
美國沒有理由 連小聯盟都懶的派


我是說美國不一定會派小聯盟的明星球員
也就是小聯盟精英隊
沒有說美國不派小聯盟球員參賽
小聯盟的明星球員跟大聯盟的明星球員一樣都被球隊保護好好的
12強這種賽事,而且還是第一屆
美國大概不會當一回事
可能也不會放多少小聯盟精英
zaboi wrote:
我是說美國不一定會派...(恕刪)


MLB不是只有 "美國籍"球員 (真的很多人以為MLB球員都是美國籍)
有來自世界各國的 中美洲(委瑞內拉 波多黎各 多明尼加 古巴 墨西哥)及北美的 加拿大 歐洲(荷蘭 義大利)
澳洲 亞洲(日本 韓國 台灣)
所以在MLB一支球隊裡有超過五個不同國籍的球員是很普遍的(英文 日語 韓語 國語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至於MLB會不會放人? 乍看之下 WBSC跟MLB長期 處不好情況下
美國隊本土球員參賽性可能性就很低了
至於其他國家呢? 就看各國家徵召的手腕了

因棒球比賽變數本來就很大了
現在就算全隊都派MLB明星級球員 也不見得是贏球的保證
第一屆~三屆的WBC MLB美國隊就證實了一切

棒球在國際間受歡迎程度遠遠不及足球、籃球⋯光這點就說明了為何MLB要去配合?
足球的世界杯、亞洲杯、歐洲杯、美洲杯等 都是足協協力統籌況且都有相當的歷史背景與榮耀加持
重點是觀眾多、轉播相關收入高⋯有旁大利益做後盾

棒球則不是這回事,除了世界棒球組織被MLB看不起之外(兩大獨立組織不同調),其實個人認為最大問題有二:
第一是剛剛提到的普及率不夠,利益不夠大
第二是棒球運動相當講求身體協調性⋯非例行賽期間出賽會導致因非規律而體能調節不足,相當容易受傷
(尤其投手)而棒球員一但受傷會相當麻煩,棒球員跟足球籃球員不同,其實棒球員身體素質要求並不高,講求技術多於身體精壯,所以即便足球籃球比賽都比較激烈,但是球員身體素質高比較能承受高衝撞類型比賽而且其實發生重大傷痛的機會反而較少。
職業棒球員各各是球隊重要資產(即使小聯盟也是)不說MLB球團不會想冒險、可能連球員本身都不會想參加額外國際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