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B014 wrote:以下是聯合報的報導:建仔此役三次三振,其中第五局對柯內可、第七局對拉米瑞茲,奪取三振的球都是指叉,而且都是揮棒落空的三振。倒是滑球,現在就真的封印起來了,阿倫西比亞全場沒有叫過任何「slider」,大聯盟官網Gameday判定五顆滑球,其實都是指叉球。所以大聯盟官網gameday也會出錯??? 可能大家都不記得阿民還有這顆快速指叉球吧?不只MLB官網,ELTA 的趙豪城也看錯。其實我原本看也覺得是滑球(因為至少不是變速球),然後想說,阿民說滑球應該封印了,所以有去gameday 確認,看到的也是『slider』。今天仔細看了一下mlb 的影片,應該是splitter 沒錯 XD說起球種怎麼辨認,這其實不是用猜的。當然前提是眼力要夠好。不過知道怎麼看,看久了大概就會分了。首先,你要瞭解球的握法。雖然每個人揮臂的角度、手肘扭轉的速度、手指的長度都不一樣,結果會造成同一種球路,不同投手之間球走的軌跡跟尾勁不同,但因為球的握法一樣,原理一樣,所以特性也一樣。舉例來說,滑球、變速球、指叉球走的都是下墜的軌跡,但因為球的握法不一樣,球的旋轉方式不一樣,所以因為空氣力學的關係,球的路徑跟變化的方式也不一樣。首先,滑球的握法是逆伸卡,兩者都是投球時以食指跟中指用力扣球,讓球帶有『側向旋轉』。強力的側向旋轉在飛行時因為空氣力學會造成球的位移,使球在空氣間『爬動』。也滑球因為這個扣球的動作,在落下的時候會有一個向下勾的勁道,走伸卡的反向,往右打者的外角低方向『竄』。有人會說滑球不是橫向的嗎?其實這跟投手扣球的勁道跟甩手的角度有關。你常常看阿民的伸卡有時候幾乎是完全橫向移動的,這是因為阿民的出手動作不穩定,造成伸卡的軌跡有時候會從往右打者的內角低方向竄,但有時候又只有平移的軌跡往右打者的內角竄。而滑球是反向的伸卡,所以右投手的滑球會往右打者外角竄,或是往右打者外角低方向竄,端看投手出手時手臂扭動的力道不同決定(其實滑球也有不同的握法,但原理是一樣的)。我不是每場比賽都看,也不是每個投手都看,但我在MLB 很少看到橫向的滑球,幾乎都是帶橫移的縱向滑球。這也許是因為MLB 打者不怕橫向變化球的關係吧。所以沒有投手投橫向滑球。另外,由於比賽中攝影機拍攝的角度都是從中左外野往本壘板照,所以右投手的縱向滑球橫移的幅度會比較不明顯,就算有橫移看起來會比較像是走下墜的軌跡。但不論是橫向的滑球或是縱向的滑球,它的一個共通點是『竄』。縱向滑球在下墜的時候會有一個『往下勾』的尾勁。這個尾勁是分辨投手投的是縱向滑球而不是變速球的依據。說完滑球再來說變速球。變速球分掌心球跟圈指變速球。掌心球的握法是以拇指、無名指跟小指握球,食指中指不貼在球面上。由於這種握法是刻意不讓最有力量的食指跟中指扣球,所以球的旋轉力量會比直球少,而直球如果旋轉力量大,球會『切風』飛行,造成『上飄』的錯覺。陳偉殷的直球就是這種轉速非常高的直球,比其他投手高很多,所以他球速不是頂快,但尾勁很強,很難打。回到變速球,由於變速球的握法刻意降低了球的迴轉力道,沒有『切風』的力量,受了風阻就會在飛行途中失速往下掉。所以變速球跟縱向滑球同樣都是走縱向軌跡,但前者是『失速』往下掉,而後者則是『往下勾』,這是兩種軌跡相近球路的分辨方式——『尾勁』。相較於滑球,變速球掉下去的方式會讓你覺得球『軟軟的』,沒有力量。而圈指變速球雖然跟掌心球握法不同,但跟其相當於手勢『OK』的握法,讓食指跟中指握球時偏向球的側緣,以力量較差的無名指跟小指多接觸較多球面,一樣都是為了減少球的旋轉力而使用的握法,軌跡跟下墜的方式也大致相近。最後說指叉球。指叉球又稱『分指扣球』,我們可以把指叉球想成進階版的變速球。變速球是『降低』球的旋轉力,而指叉球則是以食指跟中指接近『夾球』的方式分開在球的兩側,讓球接近『不選轉』。三種縱向變化球中,指叉球的旋轉力量最少,『切風』的力量最小(換言之,所受的風阻最大),所以指叉球跟變速球一樣是『失速往下掉』,但指叉球幾乎是以『劃出一個角度』的方式『大幅失速』往下掉的。所以指叉球跟變速球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會有一個很明顯的,近乎二段變速的方式下墜。而變速球則是以『較為平緩的掉速方式』弧線下墜。不過大聯盟投手少幾乎沒有人投指叉球,有的話也是『快速指叉』、『小指叉』,或英文的splitter 。但快速指叉球我比較沒有研究,還不會看。總之,這是這三種球在視覺效果上不一樣的地方。其實個人覺得比較難分的大概也就是變速球跟滑球。因為mlb 投這兩種球的人多,但同一個投手,這兩種球的速度相近,軌跡也相近,只剩下尾勁不同,一個不小心沒注意就不知道那是什麼球了。總之,瞭解球的握法跟飛行原理,看久了大概就會分了。
首先,變速球不會突然減速。那只是一種用較弱的出力方式投球的方法。和直球一模一樣的動作,有一模一樣的控球力,但是卻有 10mph 以上的速差。加上每個人出力方式本來就有些許不同,有些人的變速球尾勁及方向都和直球不同,可以破壞打者節奏,讓直球更有利,才是大多數變速球使用的本意。滑球多數情形下有兩種,縱走和橫走。但基本上都有一個和曲球很不一樣的軌跡:最高點不會過頭、會比較突然轉彎。曲球幾乎都會飛過打者頭上的高度,再大幅度劃完一個完整弧型落下來。首先知道大概的球種,之後看打者揮棒的時間和角度差,就會大概知道是什麼球。如果看到打者揮棒揮到整個人往前倒,球才進本壘,多半是變速球。而指叉類的球種並不常出現速度判斷錯誤的狀況,通常是揮不到球臨時改變揮棒角度。王67 這次投球的問題在於沉球不是每次都會沉。他的沉球要往紅中的高度砸,這樣墜下來時還會在好球帶,而且也會誘導出棒。但當他球不沉時,就只會往右橫飄。這種紅中進來又不沉的球就是甜到不行的送分球。但如果不投紅中呢?那就有可能會沉過頭反而變壞球。王67 的沉球名號已經太響,對方只要看到一出手就是偏低球的話,就根本不會去理,自己會沉到變成壞球。但說回來,第一局起捕手連配 29 顆沉球都不配別的球種,也很亂搞。
fortunia wrote:也滑球因為這個扣球的動作,在落下的時候會有一個向下勾的勁道,走伸卡的反向,往右打者的外角低方向『竄』............造成伸卡的軌跡有時候會從往右打者的內角低方向竄, 感謝fortunia君詳細的解說還有一個蠢問題垂直變化的球種沒有左右的問題,但是橫向變化的球種呢?投手有左投、右投,打者也有左打、右打上面的例子是右投對右打如果換成右投對左打前述的打者的內角變外角,外角變內角在下粗淺的認知,滑球打不到,伸卡容易打成滾地球同一個投手投的滑球對左打或右打造成的效果會是一樣的嗎??可以說對右打的滑球,在對左打時卻稱為伸卡嗎??還是單純以投手投出的軌跡來判定??
cchangg wrote:但說回來,第一局起捕手連配 29 顆沉球都不配別的球種,也很亂搞。 個人認為還好耶就試試看傳說中的保齡球效果如何作實驗看看藉此衍生其他戰術配球反正爆了,一年162場比賽,影響不大不過這是我鍵盤教練想法說不定捕手真的沒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