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東賢 wrote:沒有 我只是想酸 ...(恕刪) 這有什麼好酸的???旅外職棒選手當然是以自己職業選手生涯為優先的前提下去做選擇~~在加上現在正逢春訓時期~~選手需要在這段期間調整自己讓自己可以到達最佳狀況~好面對未來的一百多場新球季到來~~要是受傷了~明年或許就看不到這選手了~所以旅外選手選擇不回國合情合理阿~~!!再加上這次爛透的蚌邪主導整個球隊組訓~~請你告訴我除了"相忍為國"的爛理由外~~還有什麼理由要接受徵招???(對了~~!!!日本隊今年也只徵招一位旅外大聯盟球員而已喔!!)
我們是有幾個大聯盟選手嘛, 講的好像有幾十個不回來似的WBC有球數限制, 也不是說旅美回來就一定進八強洪一中八年前不是說過: "你們應該去探討 為什麼沒有他們 台灣就不行"我們是有職棒的勒 檢討是要提升整體棒球實力 不是檢討別人為什麼不回來
navapro wrote:沒為什麼啊~真要牽...(恕刪) 不要牽扯到政治你沒聽過 有薩德 無樂天嗎貪汙 可能只是 表面的原因有大聯盟約的 陳 沒回來 情有可原但沒大聯盟約的 沒回來很不智但棒協 是否也應該檢討出場費如果 出場費 以王的全盛時期 除以365 經典賽 比賽期間 幾天就給幾天薪資是其間 不是出賽天數如果打進四強在給激勵獎金它們回來 才會有動機有裡子 又有面子 ,還有保險 政府可自己 承保國內體育賽事保險 外包給商業保險 不就解決了
申東賢 wrote:有大聯盟約的 陳 沒回來 情有可原但沒大聯盟約的 沒回來很不智但棒協 是否也應該檢討出場費如果 出場費 以王的全盛時期 除以365 經典賽 比賽期間 幾天就給幾天薪資是其間 不是出賽天數如果打進四強在給激勵獎金它們回來 才會有動機有裡子 又有面子 ,還有保險 政府可自己 承保國內體育賽事保險 外包給商業保險 不就解決了 對球員來說,考量的不單單是小小的出場費的事情。簡單說,對球員來說,錢不是唯一考量,但對相關單位來說是~XD雖然是簡單說,但只要跟政府扯上關係的,就不會簡單做。
申東賢 wrote:看完 經典賽我十...(恕刪) 只不過封鎖了中華打線二局就可當神讓樓主崇拜成醬,在MLB也還排不進前10吧,更好的一卡車 1.多自責分不算什麼金鶯布里頓本季47次救援機會全部成功,防禦率只有0.54 道奇簡森也是47次成功分別都是2016美聯和國聯的最佳救援投手更別說成名己久的查普曼,米勒...等等相較起來看這些高手絶對比吳昇桓有吸引力,另外也別再說不受徵召如何又如何,球員個人意願+蚌邪加持是徵召不順主因我倒希望日後國際賽職業加旅外2/3就好另外1/3留給業餘,培養新秀才是永續發展的重點,而且相較起來,新秀才敢拚,因為越大的舞台越拚,越有被看見的機會,自然比賽就會精采,從2004開始國際賽第一個想到的投手是王建民,到2017了還是想找王建民,有點淡淡的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