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1491 wrote:
對於比賽先發和替補都是選手 每人都是要有機會上場.
...(恕刪)
查了一下球員名單,總共17人,這是7局制,預賽7/7-7/9,
就是在7/9 2:4輸給菲律賓,報導說是野手上場投球,
並不了解這17人的守備位置狀況,
猜測可能是捕手2人,內野手4-5人,外野手3-4人,剩下是投手,當然會同時兼任位置,
有用DH10人,不用DH9人,只剩下7-8人沒上場,可能多為投捕手,
況且7/7與7/8,投手可能已經先用掉2-3個,
內外野替補球員很少,主力野手沒上場,難道會是投手替補上去守備打擊嗎 ?
高中有不少投打雙打流,但大都是兩種都很強
實在很難想像,能夠有很多與先發差距很大的替補球員,可以上去輸球,
只有17個名額,又是3校聯隊,之後還要去美國比賽,每個名額應該都很珍貴,
很可惜沒有每場比賽的先發與守備相關資料,以上是覺得有點怪的無根據猜測,
或許只是變陣後,倒楣的輸給菲律賓,然後惹來一身腥,
------------------------------------
1朱益生(平鎮)、2戴培峰(平鎮)、3辛元旭(平鎮)、4林靖凱(平鎮)、5江坤宇(平鎮)、6黃子軒(平鎮)、
7蔣宗錡(平鎮)、8成 晉(平鎮)、9張智軒(平鎮)、10張竣凱(平鎮)、11涂暐弘(平鎮)、12楊家勝(桃農)、
13陳喆閎(平鎮)、14張哲維(壽山)、15鄭浩均(桃農)、16王偉軒(桃農)、17古林睿煬(平鎮)
平鎮高中青棒隊 13 人、桃園農工青棒隊 3 人、壽山高中青棒隊 1 人。
arjigo wrote:
查了一下球員名單,...(恕刪)
你點到重點了,
來源
總共才17個人〈還有四個人是其他學校的〉,扣掉先發9個人剩8個人,都帶出國了況且還要去美國〈這才是重點〉,這8個人實力會差到哪?況且還有守備位置的問題,要全部讓“板凳”出賽還真的難‧
提供前三場比數給大家參考
第一場 對大陸4:1
第二場 對菲律賓10:0〈6局提早結束〉
第三場 對大陸5:2
更新一下進度
台灣青棒在LLB亞太區預賽最後一役以2比4輸給菲律賓,LLB認定台灣隊未盡全力,以違反運動精神裁定教練團禁賽至年底,即使球隊在亞太區奪冠,也不能帶隊到美國打世界賽。中華棒協雖然提出申訴,但翻案的機率不大。
中華棒協秘書長林宗成表示,棒協已收到回函,LLB認定台、菲戰已不是技術層面,而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並以「travesty」(滑稽)形容這場比賽。林宗誠認為,LLB回覆已很明確,翻案機率不大,下周將召開技術委員會議,請總教練到場說明。
用滑稽形容?
有沒有對美語比較強的網友 可以幫忙解釋一下用這個字來形容比賽代表的意義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