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次級賽事,派一些高三滿18可以轉成棒階段的大物級選手(有嗎?)加上甲組、城市隊跟大學隊去跟人家對抗,輸贏別再扯為國爭光了,就是以長期養成培訓棒球人才鏈的角度去看待,這些非職業的球員論拼勁不見得比職業球員差,加上國際賽事能見度高,想放洋撈簽約金的球員更會積極去表現,與其期待中職的老面孔出來打雖敗猶榮的比賽,不如把球賽放給年輕一輩的表現,這才是棒球百年大計的根本,不是嗎?
至於投保這些問題,我個人覺得工會的條件一點都沒有問題,我靠球技混飯吃,拿個國光獎金能不能拿到都是個未知,棒球不是一個人打的,問題是你受傷的話沒有球團會拿錢供養你,這是現實面的問題。
國家不能給我保障,我為什麼要為國爭光?別扯榮譽這種虛幻的事情,榮譽可不會讓你每個月都能衣食無虞。國外那些優秀運動員退休後的生涯規劃台灣有哪個選手能夠得到?
大明兄 wrote:
我是覺得如果執意要中...(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