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是我的錯覺嗎???國外的球場有比較大嗎???

答案是沒有

他們有30個球場,建造年代不一

但平均來說,和台灣差不多

會覺得大,是因為觀眾席和螢幕的全景效果

台灣球場用全景來看,一萬人都像有三萬人
GZAIZ wrote:
答案是沒有


真的覺得該去看眼科了...


牙縫欸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國外的...(恕刪)

那外國的壘距、投手板與本壘的距離有比較長嗎??
呵呵~

百鬼夜行抄 wrote:
我猜你應該是看轉播畫...(恕刪)


臺灣職棒也是HD

但是球場燈光不足

造成部份畫面會像雨點狀

牙縫欸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國外的...(恕刪)

有大有小
但是我覺得最酷的是不同運動種類共用球場

一直沒機會見識,他們到底怎麼弄得
可以打棒球,打foot ball
沒有

雖然有基本的左有325 中400標準

但是多數球場因地制宜會產生自己的特色

芬威的綠色怪物就是好例子

其他的向響尾蛇外野後方有泳池

有的有瀑布

有的有觀景台等等

都是各個球場特色

看起來比較大可能是因為座位席都是從地面開始往上延伸

所以有比較寬闊的感覺

整體來說因為容納量幾乎都是3萬人起跳

視覺上比較驚人是真的



另外光靠蠻力是打不到球的

去打發球機就知道了...

不要誤導別人
0933 wrote:
因為棒球是打蠻力, ...(恕刪)

無知裝大師這也是01有趣的現象之一
THE666 wrote:
不管如何,國外球場的...(恕刪)

這個停車場的確驚人
不過這麼大的停車場跟看來
我想光是進場跟散場就要花很多時間了
散場是蠻快的喔
起碼水手主場有超過四個出入口
一下子人都不見像個空城一樣...
就個人看法以及認知提出討論!有錯請炮小力一點!

其實也不全然是錯覺!!
首先~~棒球場會有大小之分..除了建築年代外,還有一個重點是..它為啥而蓋!
在興建棒球場時,會以將來作為何種賽制,再依該賽制的規章來建造!以本土來說...早年並無職棒的賽制,但..三級棒球(別想歪阿)!卻成為行銷台灣最重要的環節!就會以部份日據時代所興建的老球場來加以規劃!當然打從日據時代到政府接手改造,目的都是為了青/青少/少棒的賽制,所以球場不可能規劃到多大!反正就是想符合正式規格讓國手們適應,也希望能主辦相關賽事!印象早期能夠符合國際賽制的可能只有台北棒球場吧(以三級棒球論)!所以改建再改建..頂多也只是盡可能把全壘打牆外推至其他賽制的最低標準!!
這部份會跟您在電視上看到其他國家的球場會有落差,很簡單..就是咱們輸在起跑點上!人家"大"是應該的!

而就小弟認知...實際上並沒有規定"國際級棒球場要怎麼蓋",因為任何賽制僅要求最低限制,所以本土不少號稱XX國際棒球場,說穿了..只是符合現階段各大賽事的最低標準!尤其是左/右翼的距離,如果這兩側往外推,光從本壘看出去,整個外野守備區就跟著加大了!而國外上的了電視轉播的場球在左/右側部份,有的不僅符合國際賽事,還超過很多咧!

以小弟學生時期打球舉例~
若先不談中外野全壘打牆多遠,在台中球場左/右各310英呎(當年未改建前距離),三名外野手彼此守備區域確實有重疊情形!!當球打往兩名外野手中間區塊時,我們必須留意在拼命衝的當下會不會相撞!!相同的情況在新竹中正球場,就比較放心了!!球來就衝阿.....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